我国古代的四大创造,即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其间,造纸与印刷直接推动了人类常识文明的传达和遍及。书店中琳琅满目的图书、博物馆中历代传承的字画著作、日常日子中用于生意的钞票、信封上张贴的邮票……林林总总的纸制品融入了人类社会,与人们相伴终身。

深圳市倍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倍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造纸术

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洁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什么是“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纸,絮一苫也。”“絮”是由漂絮和煮茧所得的剩余纤维。“苫”是指草类编成用认为盖的席。归纳起来能够这样了解:纸,是用植物纤维制成的枯燥的薄片。

国融证券官网,国融证券官网

古埃及人曾运用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莎草纸。我国在西汉时期也现已初步运用纸,初步造纸的方法仅仅简略的切、舂、打浆和抄造,所以造出的纸看起来很粗糙。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发现金银铂纪念币(第1组)15克银币

1957年,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不晚于西汉武帝时期的纸,即“灞桥纸”。经判定,该纸以大麻和少数苎麻的纤维为质料制成。初步它被认为仅仅一团麻絮,但许多研究者否定了这种说法。

灞桥纸(图源陕西前史博物馆)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又发现了西汉文、景时期的纸,即“放马滩纸”。这种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可贵的是,它仍是国际上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残片),残片上绘有山川、河流、路途。经判定,该纸以麻类植物制作而成,质量已属上乘。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质地图(图源甘肃省博物馆)

各类纸质文物的出土,证明古人很早便把握了造纸术,但无论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纸的技能,仍是我国西汉时期制作麻纸的技能,都未能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达。

真实含义上使造纸术发生革命性突变的,是我国东汉的蔡伦。

《后汉书·宦者列传》云:“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认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全国咸称‘蔡侯纸’。”

在蔡伦的掌管下,工匠在其时造纸的质料中参加树皮和鱼网,创始了木浆纸的先河。而将树皮与鱼网打成浆,又需求运用重复舂捣、脱胶、强碱液蒸煮等手法。质料与处理工艺的改善,使造纸术成为一种本钱廉价、能够完成大量出产经用纸的技能。

我国出色前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3组)蔡伦银币

晋代今后,造纸术又呈现严重改善:在纸外涂上矿物质的白色粉末;将淀粉糊掺入纸浆中,使纸浆中的纤维均匀涣散,便于抄造;或选用施胶、染潢、加蜡、砑光等方法对纸进行加工。

唐代时,造纸手工业非常兴旺,优质纸产品种类丰厚,其间一种是宣州泾县出产的以檀树皮为质料的高档书法用纸——宣纸。宣纸具有出色的润墨性、耐久性、不变形性以及抗虫功能,后来更成为我国纸的代表种类,有“纸寿千年”之美誉。

安徽宣纸

在各个时期,造纸术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前进,到了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造竹纸的五个进程,分别是:

斩竹漂塘。砍下竹子,将其浸泡在水塘中,再与树皮、麻头、旧鱼网等资料一同捣碎。

煮楻足火。将碎料煮成纸浆。

荡料入帘。纸浆冷却后,用竹帘捞起纸浆,过滤水分,使之成为纸膜。

覆帘压纸。将掩盖纸膜的竹帘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物,压出水分。

透火焙干。将压得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来便是一张制成的纸。

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具体记载。

我国造纸术在唐代传至阿拉伯,后又从阿拉伯传至中东、非洲、西欧、东欧、北美洲,对国际常识和文明的遍及奠定了根底。造纸术的遍及,也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我国书法史上传世名家法帖中时代最早的一件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这件著作是在麻纸上写就的。

西晋陆机《平复帖》(图源故宫博物院)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画,是1964年于吐鲁番一带出土的《墓主人日子图》。这幅画由六块白麻纸拼接而成,其画风犹如孩提涂鸦,与其时盛行的魏晋画风大不相同。万万没想到,我国最早的纸画,居然如此生动诙谐。

《墓主人日子图》(图源Wikimedia Commons)

我国现存最早以牛为描绘目标的纸绢画是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这幅著作是在黄麻纸上创造的。

唐·韩滉《五牛图》卷图(部分)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1985我国乙丑(牛)年金银纪念币

我国造纸术与书画艺术的结合,是前史的必定,也是我国人的自豪。

印刷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像等内容快速印在纸张上的一种技能。造纸术遍及今后,便发生了书。前期的书多为人工誊写,尽管有的反常精巧,但整体而言费时吃力,不利于广泛传达。后来,常识信息不断丰厚,人工誊写的书无法满意社会需求,人们便在制作书本及其他纸制品的进程中运用了印刷术。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发现金银纪念币(第4组)印刷术

我国古代印刷术的代表之一是雕版印刷。所谓雕版印刷,是指预先将文字、图像制成雕版,在雕版上涂刷墨水后,再印在纸张上的印刷技能。雕版印刷术大约呈现在我国的隋唐时期,与释教的盛行与传达有着亲近的联系,许多前期遗留下来的印刷品便是佛经。佛经精巧的印刷效果,是人们逐步抛弃“写本”(手抄本),喜爱“印本”(印刷书本)的重要原因。

增订唐人试律说雕版(图源我国印刷博物馆)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什物是1966年于韩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发现的一卷《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该经刊印于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至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年间。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复制品(部分)

现存最早的标明制作时代的雕版印刷什物是于20世纪初在敦煌出土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这件印刷品于唐朝咸通年间(868年)印刷。

《金刚经》(部分)(图源大英博物馆)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国子监初步校刻儒家经典,这说明雕琢印刷现已得到国家层面的注重。尔后,雕版印刷成为我国古代刊布图书运用最为广泛的技能。

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另一项成便是活字印刷。所谓活字印刷,即能够移动的由胶泥、木头、陶瓷或金属资料刻制的字块,用来替代传统的誊写,或是无法重复运用的雕版。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具体描绘了毕昇创造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怎么运用的景象。简略来说,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是将胶泥活字排在铁板上,再用松脂、蜡之类的混合物将活字固定住,活字压平后就能付印。

关于毕昇活字印刷的描绘(红框内)

《梦溪笔谈》明汲古阁刊本

我国出色前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5组)毕昇银币

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什物是1965年在温州白象塔出土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这是北宋时期的活字印刷品。而欧洲人到了15世纪才初步运用活字印刷术制作书本。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图源温州博物馆)

活字印刷是一项巨大的创造,它见证了我国古人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测验立异,并持之以恒的斗争进程。在15世纪,欧洲创始了运用阴阳倒模批量制作锌、铅和锑合金活字,且调配运用油墨的印刷机的新式活字印刷术,使活字印刷具有了经济、高效、经用的长处,对国际文明发生了严重影响。直到电脑排版今后,活字印刷才逐步退出前史舞台。

木活字(图源我国印刷博物馆)

纸与钞

造纸术与印刷术之于我国的奉献,还远不止制作图书。

唐代发生了飞钱。飞钱是一种异地实现票券的汇兑准则,或许也能够直接指代票券。它具有纸币的性质,但并不是纸币。

北宋时期发生了交子。私交子初步由四川区域的巨贾发行,作为兑换券运用。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政府建立益州交子务,初步发行官交子,这是国家发行纸币的初步。交子运用铜版双面印刷,其诞生在我国古代经济史和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含义。

交子(图源辽宁省博物馆)

崇宁四年(1105年),交子的流转从四川扩大到北方,交子的称号变为“钱引”。通过多年发行,纸币逐步被民间承受。南宋时期发行的纸币有交子、关子和会子。绍兴元年(1131)发生了关子,类似于汇票。绍兴三十年(1160年)发生了会子,面额以“贯”“文”为单位。金朝在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初步运用交钞,交钞有大钞和小钞之分,总共流转了十几年。贞祐年间,还曾将交钞改为“贞祐宝券”。元代发行了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至大银钞、中统元宝交钞等。明代发行的是大明宝钞。清代发行过钞贯、户部官票及大清宝钞。我国古代纸币在图画规划方面具有漂亮、繁复等长处,一起具有必定的防伪效果。

金代贞祐宝券(摄于山西博物院)

新我国建立今后,共发行五套人民币纸币,人民币的发行完毕了近百年外国钱币在商场流转生意的前史,为国家的一致、经济的昌盛做出了重要奉献。人民币图画精巧,体现了我国悠长的前史和绚丽的山河,宏扬了我国巨大的民族文明。人民币具有较高的防伪功能,运用水印、安全线、光变油墨等许多工艺,跟着全球化走出我国,遭到国际商场的认可。

人民币发行70周年1公斤银币

印刷技能除了应用于纸币制作业外,还应用在制作邮票方面。1996年,我国人民银行为庆祝邮政百年,发行了一套纪念币。纪念币图画中包含了闻名的“蟠龙邮票”和“特1邮票”。

我国邮政100周年1/4盎司金币

印刷还能够用于硬币制作业。我国第一套选用国产五颜六色印刷技能的纪念币是2001年我国民间神话第一组金银币。时至今日,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的出产技能已全面完成国产化,而印刷技能的开展必将使我国制作再度提高“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