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盘惨淡的情况下,体裁股吸金效应却夺人眼球!
自2021年11月15以来,九安医疗不断涨停,股价改写前史新高,2个月内,录得26个涨停板。公司股价从6.8元/股一路暴升至68.44元/股,妥妥的10倍股!
捷报频传,海外屡获大单
九安医疗之所以如此张狂,源于公司利好不断。
先是11月8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其坐落美国的子公司ihealth的产品“新式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取得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应急运用授权,需求者购买无需处方,经过美国的电商、药店、商超等途径进行出售。
ihealth美国出售的试剂盒首要用于体外快速、定性检测人体前鼻拭子样本中的病毒,可由个人自行收集操作,15分钟出成果。取得授权便意味着产品能在美国和认可美国应急运用授权的国家和地区出售。
真实点着二级商场热心的,是公司在互动平台上的答复:该试剂盒在美国热销;现在月产能为1亿人份,估量到2022年头能增至2亿人份。
产能如此之高,大超商场预期。不论能否落地,A股商场通常是接连涨停,先干为敬。
而昨日的1月12日,九安医疗再公告,公司美国子公司收到的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发来的下述就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的订单,收效时刻为收到订单当日(当地时刻)。纽约州订单金额为6531万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4.16亿元;马萨诸塞州订单金额为1.48亿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9.44亿元。
别的,与美国纽约州卫生部签署的ihealth试剂盒出售合同由两边于当地时刻1月10日收效,合同价税算计金额为1.2亿美元(含运费),约合人民币7.64亿元。
也便是说,短短1个多月的时刻,九安医疗的美国子公司先后收到订单,已承认订单金额约21.24亿元,而2020年该公司经营收入是20.08亿元。
九安医疗订单大增的布景,是全球最新单周新增确诊超千万例,创疫情以来新高。在 Omicron 全球盛行的影响下,海外对新冠病毒的测验需求急剧上升,试剂盒的供给严重,为商场带来巨大的增量。
安信证券指出,跟着具有很多骤变且或许更具传染性和危害性的Omicron在南非被发现、美国进一步推行家庭自检产品以及下一年1月份行将到来的春季学期,都将继续影响新冠检测需求。依据对未来职业趋势的判别,估量2022年欧洲与美国算计新冠检测商场规模有望到达33.9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0亿元。
深交所重视函不断
暴升后,九安医疗成为了监管部门要点重视的目标。公司别离于上一年11月23日、12月14日、12月24日、2022年1月12日遭监管层接连出具重视函或监管函。
可是,公司的股价是越重视,涨的越高。
一方面,引发重视的是公司的产能。简略核算下来,若产能悉数被消化,单月收入约为7亿美元-14亿美元,也便是44亿人民币-89亿人民币。这也是九安医疗“母凭子贵”,股价暴升的原因。
但现实是,产能仅指出产能力,是公司依据其设备、劳动力资源做的一个测算。九安医疗自己也表明,无法由此揣度实践产值,更无法揣度出实践销量,“产值、销量、订单等相关数据触及公司财务信息”,不方便发表。
但可以必定的是,产能不代表销量,更无法代表经营收入。更何况,海外新冠家庭自测商场竞争剧烈。除九安医疗外,热景生物、基蛋生物、安旭生物、明德生物、东方生物等均有相关产品进入该商场。九安医疗也泄漏,到2021年11月6日美国FDA公示的取得应急运用授权的公司有9家。
另一方面,九安医疗就曾表明其产品可用于检测Omicron,但现实终究怎么?
1月7日,九安医疗发布《关于子公司收到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针对Omiron变异病毒测验功能试验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现,ihealth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以下简称“ihealth试剂盒”)在试验中100%的检测出了最大CT值为21.59(n=5)的Omicron活性病毒样本。当日,公司股价上涨6.05%。
可是公司发布的信息,和其英文原版文件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
对此,深交所问询函说到,要求阐明公司《公告》仅发表CT值小于或等于21.59的四个样本的测验成果而未发表CT值大于21.59的七个样本的测验成果的原因,是否存在以部分样本阳性检出率来混杂悉数样本阳性检出率误导投资者的景象,前述公告对试验报告检测成果的发表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挑选性发表部分信息以炒作股价的景象,并阐明理由。
到发稿,公司表明,公告的发表是依据深交所规矩规范履行,不存在挑选性问题。
概念不少,可是成绩平平
九安医疗2010年上市,现在业务范围涵盖了家用医疗器械、智能IOT及消费产品和互联网医疗范畴。其间,家用医疗器械便是指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和体温计等,有“九安”和“ihealth”两大品牌。
公司触及的概念一向不少,从前由于“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股价暴升,一如现在的新冠检测体裁。
不过公司近些年营收比较平平,据Wind数据,公司2010年-2019年的营收从2.99亿元,增加到了7.06亿元,年均营收为4.5亿元。营收增加比较疲软。
九安医疗归母净利润2010年-2019年可谓是“跌宕起伏”,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71亿元,也便是说,在产生疫情之前,九安医疗上市的10年间,不只不挣钱,反而倒贴。
直到2020年,因疫情导致公司的额温计等防疫相关产品销量大幅上升,带动成绩,营收20.08亿元,同比增幅184.36%。
可是,跟着2021年疫情好转,公司出产的抗疫物资等在海内外出售量削减,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再次下滑。
2021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完成经营收入同比跌50.82%至7.9亿元,同期完成归母净利润同比跌86.19%至5012.8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本2477.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亏本好像是九安医疗的“常客”,刚盈余,第二年就会亏本,而且亏本金额远比赚得多,这种状况进行了多年,直到近两年的新冠疫情的影响,成绩体现才算有一些好转。
结语——
九安医疗由于10倍涨幅,是名副其实的“妖王”,尽管公司基本面亮点不算多,可是此次海外疫情影响下,究竟“一盒难求”,公司频获大单,直接获益于医疗检测商场的增加。
不过太依靠疫情,公司的内生性增加好像欠安。公司亦表明,现在股价处于前史高位,不扫除未来有回落的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1月4日,九安医疗发布股票期权鼓励方案相关公告,向353名鼓励目标颁发737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仅为6.49元/股,可谓是“白菜价”,引发言论热议。
本文源自财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