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户在古城河泡胡椒,水体灰黑发臭。本报记者欧英才摄
黑榜
本报海口7月15日讯(记者欧英才)眼下,全国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东昌迎来胡椒采摘季,可是员工农户用水浸泡胡椒的传统工艺低劣,胡椒脱皮后发生的污水恶臭难闻,还会污染土壤、水源。
7月13日,海南日报记者在坐落海口市大坡镇的东昌农场公司的古城河查询发现,水体呈灰黑色,水面上漂浮着泡沫。依河而建的泡椒池里装着十几袋到几十袋不等的胡椒,长期浸泡胡椒的池水已污浊不胜,走近一闻,有冲鼻的臭味,此外青胡椒发酵的泡沫不断冒出,池上还散落着寒酸的胡椒袋,时不时有当地栽培户在河里清洗浸泡后的胡椒。
“因为河水是活动的,能够更快脱皮脱椒。”东昌农场公司27队栽培户王录强告知海南日报记者,他栽培胡椒多年,每年都要在浸泡上千斤青胡椒,用水沤法脱皮。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地传统胡椒加工工艺是将青胡椒在池子里浸泡10天到15天,让青胡椒通过杂乱的微生物发酵效果脱皮。
“曾经我都是在家进行水池浸泡,可是这样的死水浸泡的胡椒质量比较差,会影响销路。“东昌农场公司20队员工王丽芳说,大部分栽培户都会挑选沿河建池泡胡椒。
“这几全国大雨还好一些,往常河水污浊不胜,河里早就没有了鱼虾。”东昌农场公司第二分公司主管吴多能告知海南日报记者,当地有超越两千个胡椒浸泡池沿河建立,每年6月到8月,古城河简直都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海南日报记者在河道一侧草丛中发现,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政府建立的一张蓝底白字的警示牌,牌上写着“保护水源,请勿浸泡胡椒,形成水源污染者,将依法处分。”可是,警示牌周边的杂草快要将它掩盖了,警示牌成了铺排。
数据显现,胡椒已成为东昌的支柱工业,胡椒栽培户有3000多户。“尽管对环境形成必定影响,可是咱们也没办法,我们都要靠种胡椒吃饭。”多名栽培户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实际上,东昌的痛点也是长期以来我省胡椒工业的痛点、难点。如安在保护环境与员工群众追求生计、开展自营经济之间寻觅平衡点?
可喜的是,科学技术的革新正试图改动这一“困局”。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东昌农场公司刚刚试投产新式环保胡椒加工厂,农户们送来的青胡椒无需泡水,自动化加工成白胡椒只需5个多小时,发生的污水通过专业设备处理,到达排放规范。现在加工厂已招引当地两三百户栽培户将胡椒送来加工,设备正在调试完善中,为未来规模化加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