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假贷监管中一个为难的问题近来又显现出来——危险准备金究竟合规不合规?
汹涌新闻得悉,北京市金融作业局近来1对1约谈数十家在京贷渠道,并发放整改承认单。而针对此前业界撒播的“北京将制止渠道树立危险准备金”一说,多家渠道都表明监管方面没有这么表态。
这份清单是监管部门依据互联金融专项整治前期对企业的了解排查而拟定的,所以每一家渠道收到的整改承认单都不相同。
一家2周前被约谈的渠道对汹涌新闻表明,整改承认单上是一百多项条款,基本上是依据上一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出台的《络假贷信息中介组织事务活动办理暂行方法》(下简称《监管方法》),加以细化拟定的规范,“比方光是P2P必须到银行存管一条,就衍生出7-8条存管的定见,包含账户怎样开等细节。”当组织契合监管拟定的规范时,该项目后边打钩,反则打叉。
至于渠道的危险准备金究竟有没有撤销,一家选用危险准备金形式的渠道表明,这份清单关于危险准备金也有几项规范,可是该渠道都被监管部门在后边打了勾,认证为合规,“这应该是监管层关于这种形式的认可,之前有人说该形式被撤销,应该是误传。很大的可能性是有公司的危险准备金设置不妥,金融作业局独自让它整改。”
贷渠道的危险准备金是什么?又为什么存在合规与否之辩呢?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郭峰解释道,所谓危险准备金形式,即P2P渠道树立一个资金账户,从每笔告贷中提取必定份额资金放入该资金账户,当告贷呈现逾期或违约时,渠道会(有条件地)用该账户资金偿付投资人,这种方法,能在必定程度上补偿坏账丢失。
盈灿咨询高档分析师张叶霞向汹涌新闻指出,P2P事务量排名前100的渠道中,56家存在危险准备金,而整个职业2000多家渠道中,有20%-30%有危险准备金。由此可见,大渠道愈加垂青危险准备金的设置,“危险准备金定位为难,可是与监管对P2P严令制止的挪用资金、自融、自设资金池等行为来讲,仍是有本质区别的。”
2016年8月下发的《监管方法》指出“络假贷信息中介组织不得供给增信服务”,而有些渠道经常会宣扬自己有危险准备金,来让投资者信任渠道保本保息,这现已偏离了监管层对P2P“信息中介”的定位,而更倾向“信誉中介”。
可是《监管方法》也留有了地步,并没有直接提及危险准备金,郭峰表明,《监管方法》中只字未提,这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此的纠结情绪,就现有的大都数危险准备金的形式而言,监管部门很难将其合法化,也很难直接否定,因而采取了逃避的情绪。
“认不认危险准备金,是个很纠结的问题。按理说P2P渠道作为信息中介,不承当假贷丢失,因而不该该有危险准备金一说,现在的危险准备金,也很难与渠道的自有资金区离隔,因而也就很难防止借危险准备金实施事实上的保本保息的质疑,”郭峰对汹涌新闻表明。
现在,有些渠道碍于危险准备金的为难位置,将其改名为“质量服务保证金”,但在业界看来,仍是“换汤不换药”。
别的,汹涌新闻得悉,北京近来行将推出地区性贷细则。究竟取不撤销危险准备金,能够在行将出炉的细则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