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巨擘

重生之金融巨擘

变化重生之金融巨擘,是今年的关键词。

需求侧改革、全面三胎、共同富裕等等重生之金融巨擘,一项项重磅政策让诸多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伴随着这些变化,资本市场上的大佬们也面临着口碑上的巨大改变。

年初的“公募一哥“张坤,已经从被“爱坤全球后援会“热捧的巅峰逐渐走向沉寂,旗下的易方达亚洲精选甚至一度排在业内倒数第二。

另一位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顶流”刘彦春,旗下的所有基金回撤都在20%左右,有一款甚至在1620只同类基金中排在倒数第一,遭到了投资者们的普遍质疑。

不仅公募,私募界亦是如此。

在国人眼里,最受大家认可的私募应该就是张磊的高瓴资本了。

然而最近的两件事,让“和时间做朋友“的高瓴和张磊成为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

向来秉承“价值投资”、“长期主义”的高瓴,也开始割韭菜了吗重生之金融巨擘

重生之金融巨擘

窒息的操作 难逃口诛笔伐

先来回顾下让高瓴站上风口浪尖的两笔“窒息操作”。

第一笔是高瓴在校外培训大整治前,精准清仓了所有教育股,被大家称为“和领导做朋友“。

7月国家对校外培训的全面突击大家也都再熟悉不过了,一时间所有资本都在疯狂撤出教育股。

然而从好未来、一起教育等公司的财报可以发现,高瓴资本在今年的一季度就清仓了。

更讽刺的是,张磊此前在央视节目中的一句“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被网友们挖了出来。

这一下子就刺激到了大量普通股民,纷纷指责张磊说一套做一套。

重生之金融巨擘

第二笔是高瓴在CXO公司凯莱英上短期内的巨额减持,又被大家称为做时间的“炮友”。

去年所长在讲述张磊和高瓴的故事时,就拿了高瓴在凯莱英上的操作做例子。

2020年年初,高瓴曾有机会以123元的低价全额参与凯莱英的定增,但此后这一事宜被监管叫停。

最终,这次定增在一番修改后得以继续,但凯莱英的股价已经较此前上涨了120%,来到了274元。

高瓴毅然继续高价参与了定增,亲自印证了“价格不重要,价值才是关键“的投资理念。

然而今年8月16日,凯莱英的半年报出炉,高瓴资本才入驻了半年多时间就减持了一半股权。

持股半年赚了就跑,这看起来实在不像是“做时间的朋友“。

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张坤、刘彦春等顶流公募基金经理,张磊的高瓴资本并不是业绩出了问题,而是出现了看似违背自身投资理念的行为。

有趣的是,张坤、刘彦春等基金经理近期之所以会遭到质疑,也恰恰是因为他们仍然秉承着自己价值投资的理念,没有一股脑地投入到新能源、芯片的抱团浪潮中。

那么也就是说,业绩不行会被质疑,理念不行也要被质疑。

当然,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毕竟都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办事,投资人说啥,都很正常。

重生之金融巨擘

不为人知的真相 高瓴真的变了吗?

然而,这里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高瓴真的变了吗?

其实上面这两笔操作,有些事实被部分媒体放大了,有些真相却被人们忽视了。

教育股的问题,高瓴的精准减持是事实,这一点无须质疑。

但是真正让大家对张磊和高瓴口诛笔伐的,还是那句“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

如果回看张磊在说这句话的上下文,可以发现其实和教育股的关联并不大。

当时张磊和央视主持人所谈的,是关于西湖大学募资的事情,因此他所指的“教育”更加宽泛,显然不是局限于二级市场的教育股投资。

另一方面,高瓴在精准减持好未来、一起教育的同时,也小幅地建仓了新东方。

而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严打,从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这一操作究竟该如何理解,完全属于见仁见智了。

重生之金融巨擘

至于短炒凯莱英的问题,就更有趣了。

先来看一个数据。

2020年三季度高瓴公告入驻凯莱英时,凯莱英的股东户数是1.95万户。

到了2021年一季度,凯莱英的股东户数已经上升到了3.08万户。

显然,大家都来抄高瓴的作业了。

高瓴入驻后,凯莱英的股价一度又上涨了50%,而业绩却因为汇率等问题,表现不及预期。

可以说,这突然增加的1万多户投资者,不少就是为了高瓴而来的,压根没考虑过公司的业绩问题。

当公司的股价由于非理性的抱团而达到了本不该有的高度,那么只要是正常的价值投资者,一般都会做出部分止盈的操作。

换个角度说,如果你在做投资时,投资标的出现了明显的不合理溢价,你会怎么做呢?

相信大部分人会想做一个高抛低吸,等价格合理时再接回来。

从交易本身来看,高瓴的操作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如果你是高瓴的投资人,说不定还会为其叫好。

说到底,还是资本市场把张磊和高瓴过于“神化”了。

大家都把高瓴视作是“价值投资”、“长期主义”的典范,甚至出现了部分无脑“抄作业”的人,以为只要跟着高瓴买,就能躺着赚钱。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重生之金融巨擘

造神的同时 也要有一丝清醒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位被“神化”的投资人,“股神”巴菲特。

相信在大家的印象中,巴菲特就是价值投资的全球代言人,只要按着他的投资理念选股并拿着不动,年化收益率就有望达到20%。

事实上,巴菲特自己曾说过重生之金融巨擘

“我总觉得价值投资就应该长期持有的说法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解。误解最大的无过于‘长期持有就是价值投资‘了。”

而回顾巴菲特早年的投资经历,他原本更是一名典型的投机者。

巴菲特的早期投资理念,更倾向于选择“烟蒂股”,也就是那些经营不善、业绩糟糕的公司。

投资“烟蒂股”的主要逻辑在于,部分公司存在价值修复的预期,一旦业绩回暖,就会有可观的收益。

然而烟蒂毕竟还是烟蒂,没有良好的业务、优秀的经营,公司就没有足够的价值进行长期投资。

巴菲特在遇到了查理芒格之后,才最终逐渐走上了价值投资之路。

而在价值投资之路上,巴菲特也遭遇了种种坎坷,去年还因为在航空股上折戟而遭到质疑。

巴菲特更是多次表示过,自己的成功更多是得益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说到这里,所长想表达的就是,成王败寇,历史永远只会记住胜者。

重生之金融巨擘

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正的标准还是无非还是收益率,拉长周期来看能跑赢越多人,就越能让大家信服。

操作的细节大家都会忘掉,唯有收益率是大家公认的,张磊、巴菲特都是如此。

时代在变,只有顺应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长期主义、价值投资这些理念,在疯狂的抱团行情面前,短期往往会失效,有时不得不做出一些顺应时代的改变和调整。

这也就导致,“张坤们”会因为坚守理念而暂时跑输市场,“张磊们”又会因为太过灵活而被口诛笔伐。

大家会质疑张坤们、张磊们,无非是因为当下出了些问题。

但如果拉长周期来看,谁真正创造了价值,谁又在裸泳?答案或许会不同。

资本市场上也有信仰,大家一度将张坤们、张磊们捧上神坛,或许也是处于这种需求。

在张磊的《价值》一书的开头,他写道: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变化可能是唯一永恒的主题。我时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作为一名投资人,究竟怎样才能找到穿越周期和迷雾的指南针?

我想,无论是对投资还是对人生,这也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 END --

檀香们最想听什么,檀谈2021就讲什么。总之,你想知道、你一直想知道、你最想知道的,都在《檀谈2021》重生之金融巨擘

一身侠气,敢讲敢怼,从不藏着掖着,愿意把一些非讲不可的话,仔细慎重地讲给新人、小白,才是最难得的。你看到的不仅是一档节目,更是叶檀的态度!

参与方式:点击下方专栏卡片,即可加入。限时特价109元,记得领取优惠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