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轿车行业饱尝供给链应战。当时车用芯片缺少正广泛影响整车工厂的正常出产,现在“芯荒”未缓解,“电池荒”又来。第二季度开端,销量长红的新动力轿车开端遭受电池供给紧缺危机。

商场需求的求过于供,让动力电池制造商成为本钱商场宠儿,以宁德年代为例,到7月13日收盘,总市值超越13万亿元。一边是商场和本钱层面的双双向好,一边是新动力轿车动力电池供给缺乏的为难。

商场现状:

电池供给成新瓶颈

小鹏、蔚来、特斯拉等新动力车企本年不谋而合提及:电池供给将成为下半年的“瓶颈”。此前,为了能顺畅拿到电池,小鹏轿车CEO何小鹏被曝在二季度亲安闲宁德年代蹲守了一周。尽管此事后来被何小鹏否定,但也旁边面印证了“电池荒”的存在。宁德年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本年5月下旬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曾表明,客户最近催货“让他快受不了”。

动力电池供给严重早有前兆。上一年2月,奥迪揭露供认因为动力电池供给缺乏而导致e-tron时刻短停产;同期,捷豹I-PACE也被曝因LG动力电池供给问题停产。本年,特斯拉CEO马斯克直言,电池“供货商给多少,特斯拉就买多少”。本年3月初,蔚来创始人李斌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特别说到“电池供给链将成为最大瓶颈”的论题,并大略预算,第二季度电池缺少影响数量在7500辆左右。

当时,很多动力电池制造商产能已超负荷。亿纬锂能在近来的公告中泄漏,公司现有场所及出产线已满负荷工作,近一年仍将求过于供。

探因:

新动力轿车产销量急升

业界剖析表明,呈现“电池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近一两年来新动力轿车需求的急速扩张。据商场组织EV Volumes计算,2020年全球共出售新动力轿车324万辆,同比增加43%。新动力轿车增速迅猛的我国商场对电池的需求量更大。中汽协的最新计算数据,本年1~6月,我国新动力轿车产销双双超越120万辆,同比增幅均为2倍。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明,轿车行业对电池需求量的预判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加重了此次“电池荒”的影响。国轩高科榜首事业部总经理王国际泄漏:“电池缺少影响较大,国内要点主机厂的产销完结率,较年度使命方针的完结,有不同程度的距离。”

全球新式动力商场调研组织SNE Research猜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轿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千兆瓦时(GWH),而动力电池供给估计为335千兆瓦时(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展到约40%。

上游:

原资料因供给紧缺提价

动力电池求过于供,电池原资料顺势提价。此前,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坦言:“(当时)原资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本钱影响比较大,但(资料)高至什么程度需传递至下流,尚在考虑。”

以碳酸锂为例,它是锂电池正极资料和电解液不可或缺的原资料,其价格也在曩昔一年间发生了较大动摇。一起,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也有必定涨幅。更值得注意的是,锂矿、钴矿、镍矿资源多会集在海外,并被头部矿业集团独占,电解液产能缺乏、扩产周期长,导致呈现此次电池原资料价格动摇。王国际指出,上游原资料矿产资源供给,短期内难以完成敏捷扩展。

电池缺少、原资料上涨问题已开端向下流传递。记者查阅商场价格发现,受电池原资料提价影响,电芯资料本钱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的涨幅大约在25%~30%间,全体电池包(含PACK)本钱涨幅大约在15%-20%。受本钱上涨影响,本年多家电池供给商纷繁发出了调价函,期望调高电池价格。

扩产能、新技术,破解有两招

破解一:扩产或自建工厂

记者采访得悉,当时为缓解“电池荒”,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现已官宣扩产。宁德年代表明,现在已在扩建产能,所需时长短则2-3年,长则3-5年。整车厂也在纷繁寻求改动,自建电池厂是部分财力雄厚的车企的挑选。比如,特斯拉、宝马、比亚迪等已参加到上游锂资源的争夺战中,完成电池的自给自足。没有挑选单独研制电池的轿车厂商,也优先挑选与电池的供给商打开深度的协作,联合树立电池工厂。如群众轿车,该集团于7月13日宣告与国轩高科协作,在德国推进电池电芯工业化出产。

数据显现,我国现有近300家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其中有多达48%的相关企业建立时刻在5年以内,只要20%的相关企业建立时刻在15年以上,这意味着电池业界产能得到老练开展还需要一个进程。短时刻内新动力轿车还将面对电池“靠抢”的局势。

000809股吧(青岛商铺)

破解二:研制新形态电池

除此之外,更安稳的新形态电池也在探究,如固态电池。蔚来轿车在本年6月首先发布了自主研制的固态电池包,估计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商用化。宁德年代也方案在本年7月发布一款以“钠离子”命名的固态电池,但曾毓群却坦言,真实的固态电池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LG化学以为2025年至2027年间才干完成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松下则要到2025年才推出运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此外,群众集团、宝马集团等也以为要到2025年才干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原型车。

看未来:

供给链将联系车企存亡

记者近来造访本地新动力车经销店留意到,当时新动力轿车货源供给和价格仍处于平稳局势,但“蔚小理”等新品牌的直营店工作人员告知记者,假如动力电池供给未能缓解,长时间来看,会导致新动力轿车的价格更为坚硬,交货期变长,比如说本来只需两个月可交给的车型,可能要延长到四五个月。

毋庸置疑,上游供给商的供给严重和提价,下流的旺盛需求,两者的矛盾加重,必定将逐步影响到新动力轿车的产值。关于顾客来说,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无法按期说到新车,或是因为电池供给严重导致部分的新车价格比以往更高。关于车企而言,“电池荒”不只阻止其发布新车的脚步,还影响其交给新车的方案,终究晦气全体营收大盘。

无论如何,从“芯荒”到“电池荒”,关于轿车未来的资源争夺战正在不断演出。寻觅更好供给链解决方案,脱节被卡脖子的困境,是联系每一家车企存亡开展的急迫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