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财经社 亓宁

编辑|孙月

金财配资好不好

现场办理数字人民币钱包、用数字人民币便捷购物、领取数字人民币立减券......在周末的首钢园区服贸会11号展厅金财配资好不好,各种沉浸式体验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金财配资好不好,好不热闹。在这里金财配资好不好,京东科技、网商银行和腾讯科技的展厅紧挨着金财配资好不好,与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的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开辟了一条数字人民币大道。

在10号、11号两个大展厅,像类似的金融领域企业还有几百家,它们共同铺开了一场为期5天的金融服务专题展。其中,除了传统金融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标签是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

但AI财经社在现场注意到,就在数字人民币主题展区旁边,一批金融科技企业也开辟了自己的展区,但这些企业的主要业务是技术服务,即赋能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等领域,与它们共同展出的,还有一个“监管沙箱”的主题展。

这也是“监管沙箱”第一次亮相服贸会。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隐私计算、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催生大量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赋能金融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证消费者权益也成为外界关注的问题。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监管沙箱部负责人刘伟岸对AI财经社表示:“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是近年来由央行、证监会分别推出的两项科技监管重点工作,也就是业内俗称的中国版‘监管沙箱’,是支持优质金融科技正向推进、防范个别‘破坏式创新科技’野蛮生长的重要工具,各大持牌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正在踊跃申报中。”

“监管沙箱”VS金融科技3.0

回顾最近10年的服贸会,“金融科技企业”的定义也已经历了几轮迭代。从最初的POS机到如今包括信息安全服务技术在内的各类IT新技术,业内称之为“金融科技3.0”时代。与1.0和2.0时代不同的是,新事物在野蛮生长和控制风险之间逐渐找到了一个安全可持续的方案——监管沙箱。

监管沙箱,顾名思义是为监管设立的测试区,是2015年11月由英国金融监管局率先提出的创新监管理念。该模式通过设立限制性条件和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允许企业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以真实的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为对象测试创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有助于减少创新理念进入市场的时间与潜在成本,并降低监管的不确定性。

2020年12月25日,也就是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开启一周年之际,央行营业管理部官网公示了第三批5个拟纳入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创新应用,包括光大银行申请的“光信通”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农业银行“链捷贷”产品、民生银行和北京逸风金科软件推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以及北京融和云链科技与平安银行北京分行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国家电投供应链金融平台”、北京中科金财科技和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推出的“基于API的场景适配中台产品”。

自2019年12月末率先开展这一监管试点,北京市“入箱”的项目已经有22个,在此期间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成都市、广州市九市(区)也先后加入试点,申报和“入箱”的创新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5G、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场景包括信贷、运营、支付,以及身份识别、溯源、保险理赔等等。

作为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管的单位,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就有明确的使命,其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助力北京“监管沙箱”的有序推进。刘伟岸介绍,无论是业务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监管先行是金融科技守正发展的必然步骤,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目的是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主要聚焦金融监管标准制定,推动建立健全的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

金财配资好不好

对于申报标准,央行明确要求,申报项目可以是金融服务,也可以是科技产品,但是必须具有业务普惠、技术创新、风险可控和监管支持的特点。“如果一个项目只适用于某个公司内部员工或者是企业内部的系统迭代,那就不符合普惠的标准,”一位了解“监管沙箱”的人士介绍,“所谓技术创新和风险可控,一些存在风险漏洞的项目,或者合规方面受过处罚的企业,还有的项目听起来很新奇但是找不到应用场景,通过(监管沙箱)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AI财经社了解到,现阶段所有的申报和入箱项目都需要持牌金融机构的参与,暂时还不支持第三方金融科技企业单独申报。

今年4月,北京的试点工作正式更名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标志着中国版监管沙箱已经结束了试点阶段,正式在全国范围推广。截至目前,全国公示的的100多个创新应用中,涉及参与机构超过百家,其中银行占据半数席位,其次是科技公司,以及少量支付机构、征信公司、清算组织和保险机构参与其中。

金融机构也需要科技故事

“手机验证码、拼图以及其他一些识别类的验证步骤,已经为我们平时访问网页隔绝掉了很多数据风险,但是想要实现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还需要下很大功夫。”参展的某网络数据安全服务商的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在现场对AI财经社举例称,现在金融行业需要的是利用爬虫技术来“反爬虫”,防止非法人员从金融机构APP上获取隐私数据监测,防范流氓恶意程序。

在展区现场,与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有合作的几家金融科技企业也首次亮相,他们被视为“监管沙箱”试点行动的潜在申报者,或多或少都与金融机构或者监管部门有着技术上的合作。但刘伟岸明确表示:“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是一个行业智库单位、新型研发机构,我们只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深度合作的方式支持大家做有意义的技术创新,最终能否真正服务于市场还要看能不能完成成果转化。”刘伟岸强调。

刚刚过去的9月1日,经历3次审议和修改的《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而在2个月后的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将开始实施,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两次重要立法。但要在C端与B端之间建立起安全屏障,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现场参展的一家金融科技企业负责人对AI财经社表示,建立去中心化的数据模型是保护用户信息的重要途径,基于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分布式计算、密码学、数据科学等技术,隐私计算可以通过在银行和电商等数据源之间设立多个“转码”节点,实现在银行与合作方原始数据不出库的前提下,既能保护全量用户信息,有效开展反洗钱业务,又能帮助银行进行风控建模、精准营销、反欺诈。

但在互联网时代,不法分子开展欺诈的往往也需要较高的“黑客技术”,比如喜欢在仿真网页上下功夫,普通用户往往容易掉入“陷阱”。这个时候,云防御、云监测、云测绘就成为金融机构的刚需服务,除了自身攻克也需要借助金融科技企业的外力。

另外两家与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共同参展的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结合此前跟金融机构的合作经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做好金融领域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已经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去完成,“大家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从金融机构到资本市场

从宏观意义上来看,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是在帮助市场进行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某参展负责人曾坦言,目前市面上的同类竞争企业已经从几年前的几家扩充至数百家之多,但当下真正能够帮助到金融机构的企业可能不足百分之十。“目前大部分创新项目可能还游离在监管之外,但随着‘监管沙箱’的推广范围扩大,优秀的企业还是会努力争取早日入箱接受考验,这是能够长远生存的必经之路,投机打擦边球的‘破坏性创新’只会更快地被市场淘汰。”他认为。

就在今年2月,资本市场的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也正式启动,北京作为第一个试点城市再次“打响头炮”。据北京证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表示“支持北京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监管试点”,到今年2月正式启动,再到服贸会展出,“监管沙箱”在资本市场领域的试点已经进入快速推进阶段,目前已经筛选出23个参评项目,接下来会严格遵循“项目筛选-专业评估-试点公示-试点监督-试点退出”的流程,择时公布“入箱”名单。

AI财经社注意到,相比金融机构的监管试点项目集中在需求更大的银行系统,资本市场的申报项目则更为平均地分布在券商、交易平台等核心机构、基金公司三大领域,筛选标准为创新先导、提质增效、监管启发、风险可控等。

金财配资好不好

在证券公司组,有一个名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单账户配资异常交易监测系统”的申报项目引起了AI财经社的注意。一位熟悉“监管沙箱”试点的人士表示,这对于券商自我排查和监管部门对违规配资加杠杆和操纵市场行为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此类项目实用性很强。

就在去年4月,多位股民宣称自己的股票账号被盗,特点是一夜之间账户被清仓后集体买入一只叫做济民制药的股票,成为给“庄家”“接盘”的“冤大头”。因为交易均是在同花顺交易软件下单,同花顺也站上安全保障不足的舆论漩涡。事后同花顺回应,网传信息与事实不符,部分投资者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导致资金账户、密码泄露。

对此该人士表示,此类情况与前述申报项目不同但相似,如果未来相关智能排查技术能经受住考验,最终在监管范围内有效应用,即使是股民被骗、泄漏信息后出现此类情况,系统也会及时发现异常。

在核心机构组,出现了多个涉及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的申报项目,或为中证登以及各大交易平台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用户信息保障机制。以“基于隐私计算的债券估值体系建设项目”为例,该人士表示,当前在债券评级系统中存在的诸如评级调整滞后、主观性较强等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模型,只看数据但看不到债券主体,所以会更客观、更及时。”他表示。

此外,基金公司组也有多个基于智能技术的营销、排雷、投研、清算等创新项目,以及更智能的定制化互联网投顾平台。

9月6日盘后,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要着力加强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此前2天,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就在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要加快补齐金融科技监管的短板。

刘伟岸表示,“监管沙箱”的意义除了筛选优质的创新项目,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在测试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协助制定监管方案、完善监管细则。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