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家线下教育企业行将登陆港交所。近来,大山教育经过港交所聆讯,离港股上市又进一步。
6月30日,大山教育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30日至7月6日招股,公司拟发行约2亿股股份,其间揭露出售2000万股,世界出售约1.8亿股,每股发行价1.25至1.75港元,每手2000股,预期将于7月15日上市。
据了解,大山教育为河南省K12教育训练组织,首要在郑州从事中小学课后教导服务。
首要收入仍来自线下,线上事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山教育,将自己定位为“OMO课后教育提供商”,但其2019年线上课程收入却缺乏40万元。疫情之下的线下组织面对许多窘境,不少企业开端探究OMO形式(线上线下交融),但线上线下交融并非易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明,线下转线上首要是想留下曾经线下的资源,不要让学生丢失,但这个过程中,能不能保证质量是要害。此外,家长是否还愿意孩子持续在这样的渠道学习,是另一个变数。
在VIPKID的教育部门工作过2年多,具有超越5年线下从业阅历的李世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明:“现在从线下转线上,一定是有学习本钱的。比如说服务,线上组织现已花了很长时刻去做精细化和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但线下组织固有的服务形式很难经过互联的方法代替。”
依据公告,此次大山教育港股上市的募资区间为2.5亿港元-3.5亿港元。大山教育拟将股份出售所得金钱净额用于以下用处:约60.0%将用于扩展事务及自营教育中心络;约30.0%用于扩展集团于我国的地舆据点及营运规划;约10.0%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线下膏火收入是大山教育中心的收入来历,现在,大山教育有80个自营教育中心。该公司曾于2016年12月份在新三板挂牌,但之后于2018年6月份停止了挂牌。
作为典型的线下教育组织,大山教育受疫情影响严峻。公司2020年前4个月营收619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9亿元下降43.2%;实体讲堂教导时数下降48.2%,在线课程教导时数同比下降83.6%。
有不肯签字的教育企业商场部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明,线下组织长达几个月无法开课,现金流承压,上市也是缓解资金压力的一种方法。
大山教育说到,“就咱们的线上教导服务而言,咱们别离至2019年2月12日、2019年1月10日及2019年1月4日才取得ICP许可证、播送电视节目制造运营许可证及络文明运营许可证。此外,因为可经过线上渠道及移动应用程序获取部分教导视频及课程材料,有关活动或许归于‘络出书’,需求取得络出书服务许可证。但咱们并未持有相关许可证,但咱们自2019年3月18日起已开端与有关持牌的独立第三方展开协作。”
这意味着,大山教育的线上事务只运行了一年多的时刻,而直至2020年头呈现疫情,将悉数线下转至线上,上课作用怎么?渠道承载才干是否满意?商场都有所质疑。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泄漏,在疫情之前,新东方在线教育渠道最大承载量为5万人,疫情降临后,承载量需求到达30万以上才干满意用户需求。
事实上,受疫情影响,线下组织处于停摆状况,只能将课程搬至线上,多为无法之举。
前不久,新东方在线前COO潘昕发文,否定了线下组织热捧的OMO形式,也引起职业内热议。
他以为,当时大多数教培组织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用OMO的新瓶装旧酒,疫情往后持续宣扬OMO的组织将不剩几家。
英孚教育我国区企业事务部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企业事务官柳尽染向《证券日报》记者表明,教育组织想要生计,决不能仅仅简略地追逐流量和抢手概念,而是真实致力于提高学习体会以及教育质量。记者 李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