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府部门都在全力简政放权、削减批阅环节、进步服务水平,尽力完成就事“最多跑一次”,金融机构无妨也检视一下自己存在的问题,最大极限改善服务质量,争夺提前完成处理金融事务“最多跑一次”。』
文|吴秋余
来历|人民日报
不少企业和个人到银行、券商、稳妥公司就事务,经常会宣布这样的慨叹:银行卡丢了,要先挂失等候7天,补办新卡至少跑两趟;想要刊出证券账户,需求别离封闭信誉账户、理财账户,终究销户至少跑三趟;车险理赔,报案、定损、修车、索赔,一圈手续跑下来,事耽搁不少,人也累得够呛。
互联金融鼓起后,在市场竞争的促动下,传统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有了不少进步,但不可否认,一些金融机构还在抱着“坐等上门”的老运营理念。特别是在不带来直接收益的服务环节上,一些银行“办卡简单销卡难”、一些券商“开户简单销户难”、一些稳妥公司“投保简单理赔难”,顾客跑酸了腿、磨破了嘴乃至被要求开具各种奇葩证明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许多,既有金融职业传统管理方法的捆绑,也有金融机构本身事务才能、人员素质的短缺,但最底子的仍是没有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没有把顾客的时刻、精力和诉求当回事。现在,政府部门都在全力简政放权、削减批阅环节、进步服务水平,尽力完成就事“最多跑一次”,金融机构无妨也检视一下自己存在的问题,最大极限改善服务质量,争夺提前完成处理金融事务“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需求就事流程的不断优化。公私分明,事务流程多、手续繁、时刻长,并不能彻底怪金融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安全性要求高,有些事项去点办确有必要。但在现有条件下让客户少跑路,仍然有不少改善空间。
以刊出一张银行卡为例,现在银行卡遍及都绑定了基金、理财、银证等事务,假如这些事务需求别离刊出,天然要屡次往复银行点,但假如采纳客户一次授权、银行内部流通方法来处理,能够最大极限节约顾客的时刻。做到这些,一方面需求金融机构尽力改善本身事务处理方法;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职业开展,不断调整事务规矩,鼓舞服务立异。
“最多跑一次”需求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互联金融日新月异的开展证明,运用信息技术进步现代金融业,既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更有利于改善消费体会。在确保买卖安全的前提下,让信息“多跑路,少跑马路”,是金融机构未来改善服务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传统金融机构大笔的信息技术投入的确带来不少便当,“无人银行”“智能投顾”等新式服务的测验,也给顾客带来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无量魅力。但是,许多金融机构搬到了上,理念却没有跟上互联思想,服务体会差、验证程序多、简单受诈骗,让许多顾客不得不重回点就事务。
“最多跑一次”需求服务认识的不断进步。“最多跑一次”不仅是一种服务规范,更应成为一种服务寻求,其方针不仅是让客户少跑路、少排队,更是要最大极限享用金融服务的舒适与便当。
以稳妥为例,当大部分企业还在拼价格、拼赠品时,少量险企现已把发力点聚集于拼服务:交通事故发生了,车险管家上门接车,一起供给免费代步车,以便利修理期间客户运用;患病住院了,手机摄影上传药费清单,理赔快速到账,还能帮助挂号约大夫。相似这种人性化的周到服务,必定遭到顾客的喜欢,终究将使相关金融机构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我国现已按下金融敞开的快进键。不久的将来,我国金融业将与国际高水平的金融机构同台竞技,除了做好危险防控、事务立异等作业,加速服务晋级和进步就事效率恐怕也是燃眉之急,只要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时处处为客户考虑,金融业才能在愈加敞开的环境下迎来更高质量的开展。
声明:文章不构成出资主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