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网》 吴悦
海水退去好股网,才知道谁在奋力裸泳。
2019年一季度过后好股网,2018年年报披露进入尾声,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也逐步呈现出全貌。
近期A股市场投资升温,各种概念板块炒作此起彼伏,市场人气在快速复苏,但其中也有不少纯属跟风,但实际缺乏业绩支撑的。而随着年报的披露,不少这样的公司也现出了原形。
为此,《投资者网》研判了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的整体表现,并对今年以来市场表现较好的板块进行业绩对照,以找出那些具备一定投资价值和业绩支撑的重点行业与重点公司,并从中筛选出“上市公司年报价值榜”,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整体表现好股网:亏损公司增多 中小创增速下滑
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4月9日,A股共有3601家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经审计2018年年度报告的有1367家,其中盈利的有1301家,亏损的有66家,不过,加上已经发布了业绩快报的公司,至少有252家公司出现了亏损。
剔除掉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2016年和2017年A股亏损公司数量分别为221家和224家。这也意味着,2018年出现亏损的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前两年。
通常来说,上市公司发布年报的时间较早的,业绩往往比较好,而最后“交卷”的往往相对较差。因此,在尚未发布年报的超过2000家企业中,不排除还有不少亏损企业的可能。
那么,在这些出现亏损的企业中,哪些行业或板块属于重灾区好股网?中泰证券给出的数据显示,制造类企业亏损情况相对严重,汽车业亏损增速居行业之首。
随着年报的陆续出炉,2019年披星戴帽的公司也逐一浮出水面,成飞集成、津滨发展和湖南天雁成为首批被*ST的公司。
其中,昔日明星股成飞集成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制造企业转型艰难的一个缩影。2015年,国内锂电池行业爆发,成飞集成将锂电池业务调整为核心主业,随后两年这也带来了业绩的大幅提升。但随着锂电池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以及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锂电池业务风光不再,成飞集成也因此陷入连续两年的亏损,无奈地进入了披星戴帽的行列。
除*ST集成、*ST津滨和*ST天雁三家公司外,从2018年业绩预告看,连续两个财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数量可能达到60家。
总体来看,A股上市公司面临着盈利能力下滑的困扰,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下行特别明显。
对此,长江证券称,受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中小创年报业绩增速大幅转负。其中创业板2018年年报增速预计为-63.0%,中小板净利润增速为-24.7%,带动A股上市公司整体增速明显下滑。
市场亮点好股网:宏观经济企稳 信息军工等行业率先复苏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A股公司表现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宏观经济变化的方向。
在2018年宏观经济环境处于放缓趋势的大背景下,虽然A股上市公司整体发展速度受到宏观经济的一定影响,但其中也能看到不少亮点,特别是在进入2019年后,宏观经济逐步转暖,中国经济换档升级调整结构的过程中,那些受益于新兴市场和政策扶持的部分行业与公司已经呈现出较为明确的增长态势。
对此,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政策专题组负责人杨畅向《投资者网》表示:“中国经济2019年应该是一个前高后平的走势,因为无论是从经济数据上来观察也好,还是我们在前期的一些实地调研中,我们感觉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向上修复的迹象。比如说房地产行业和基建行业,在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推动下,地产和基建这两个行业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修复迹象。消费这一块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后续如果有一些对于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的话,也会有利于经济的修复。”
申银万国研报也认为,年初以来,中美经贸磋商稳步推进,信用环境逐步改善,财政政策结构性扩张、聚焦扩大制成品内需,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结合年初以来的经济数据、金融数据以及货币财政政策情况,显示当前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一定的企稳迹象,未来进一步的经济数据表现值得关注。
从2018年年报来看, 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所处行业的冷暖情况。排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排名靠前的公司大多属于科技信息、消费、化工、军工、钢铁等行业,这些行业或受益于政策扶持,或受益于淘汰过剩产能,或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因此从中跑出了一批“黑马”。

当然,进入2019年后,一些确定性的事件还将推动一部分行业出现相对明确的机会,比如5G、军工、国产大飞机相关产业等。其中的一些公司,如中兴通讯,虽然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出现了巨亏,但该公司是中国5G行业的龙头之一,未来两三年必然受益于5G商用的提速,且在2018年基本已经出尽了利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逐步走向缓和,其业绩有望大幅改善。因此,我们也将该公司选入了本次价值榜单。
业绩预警:商誉减值风险积聚 2019仍需避雷
虽然长生生物的“疫苗事件”是2018年A股市场一只最大的黑天鹅,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类事件多少还有一些偶然性因素,而A股市场却有一种具备一定共性特征、而杀伤力极强的“雷”,在不少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这种雷就是商誉减值。
从2018年许多公司动辙做出数亿,甚至数十亿商誉减值的举动来看,商誉减值可以说是一颗爆炸后杀伤力极强的雷,特别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部分公司的商誉总额甚至已经超过公司总资产,这难免令人对其产生一种“空中楼阁”的印象。
统计显示,截至4月4日,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总计105.33亿元,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12.92亿元和41.91亿元,两者之和超过已公布年报公司商誉减值的一半。
以佳云科技为例,该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1亿元,而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亿元。佳云科技2018年滑向巨亏的主要原因就是商誉减值,公司预计对商誉及其相关非流动资产计提减值损失11.90亿元左右。而如果按目前的盈利速度,这一年的商誉减值得靠公司近十年的功夫才可以赚得回来。
此外,在已经公布的2018年报或业绩预报中,还有大批公司提示了商誉减值,如宁波东力、浔兴股份、恒康国际、赛象科技、东方网络等。
总体来说,创业板和中小板业绩增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2015年并购重组高峰期的部分标的业绩承诺集中到期,而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此外,也不排除部分公司早期并购时就给出了过高的估值,或是受政策预期影响施行财务“洗澡”,因此当业绩承诺集中到期时,商誉“地雷”也就集中爆发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一批公司大幅计提了商誉减值之后,仍然还有巨额的商誉摆在部分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这也是后续投资者需要提防的重要风险。
此外,今年以来A股市场行情整体转暖,部分公司股价在一季度出现大幅上涨,于是随着年报亮丽业绩的发布,一些公司高管或大股东也开始大幅减持。如浙江龙盛,年报显示2018年营收190.76亿,同比增加26.32%,净利润41.11亿,同比大增66.2%。受业绩提振与化工产品涨价刺激,该公司股价自今年1月1日至4月11日迅速上涨了130.67%。而就在4月11日,该公司也发布了两名高管的减持计划,二人合计减持超过700万股公司股票。
通常,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开始大幅减持,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对股价造成一定冲击,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也需要特别留意。(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