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售误导这一久治不愈的职业恶疾,保监会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但是,仍然有不少稳妥公司和出售人员为了出售成绩不吝逼上梁山。 对此,保监会放出“监管大招”。昨日,保监会下发(以下简称),要求稳妥公司自查自纠出售办理合规状况,并树立与薪酬和职级挂钩的内部问责准则。 清查“炒作产品停售”等问题 “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返还型健康险行将停售,尔后一切健康险均为消费型,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年代现已完结……”相似这样的营销宣扬不时呈现在网络上。但是,这其实仅仅稳妥公司或营销员的一种营销手段。保监会此前已清晰,以“产品停售”造势,实为虚伪宣扬,借机促进产品出售。 为了标准人身险出售行为、防备公司运营风险,拟要求,各人身险公司立即对2016年以来公司出售办理合规状况展开自查自纠。要点针对产品办理、信息发表、出售宣扬、客户回访、续期服务和投诉处理等事务环节,排查相关运营行为是否依法合规、内控准则是否健全有用、信息材料是否实在完好。 其间,特别对“返还型健康险被叫停”、“部分严重疾病将列为免责病种”等伪造分布虚伪信息的炒作行为和出售违规问题,保监会要求各人身险公司展开全面清查和职责追查。 要求,各人身险公司总公司于2017年6月30日前将自查整改和职责追查状况向保监会陈述,省级分公司应向当地保监局进行陈述。然后,保监会将对公司自查整改状况进行全面查看,对自查自纠走过场、不真查实改以及迟报、瞒报的公司,将依法严肃查处,采纳包含责令中止承受新事务等监管办法。 还要求,各保监局应实在履行好属地监管职责,要点针对公司出售合规状况展开现场查看,在日常监管中采纳多种查询取证方法,实在加大监管力度,加速查询程序,对公司出售行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且一经查实的,应依法从严赶快进行处置。 内部问责挂钩薪酬与职级

因为人身险出售误导屡禁不止,相关职责追查力度也在加大。继2013年下发清晰人身险出售误导正式追责到人之后,此次又将误导行为与总公司挂钩,并发动与薪酬和职级挂钩的内部问责准则。 从具体内容来看,各人身险公司如在出售中存在虚伪宣扬、炒作产品停售、夸张产品收益、存款变稳妥、未经客户赞同私行签定、改变稳妥合同、非正常给授予退保群体性事情、经过虚伪客户信息阻止投保人承受回访、稳妥组织及其高管人员参加施行出售误导行为、经过无合法资质的第三方渠道出售稳妥产品等景象,各保监局应依法进行处置,对稳妥公司省级分公司采纳责令中止承受新事务3个月至12个月的监管办法,并向保监会陈述。 一起,人身险公司一年内因上述景象有2家以上省级分公司被保监局责令中止承受新事务,保监会将依法对总公司采纳责令中止承受新事务3个月至12个月的监管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追责到稳妥公司省级分公司、总公司之外,清晰提出,各人身险公司应树立与薪酬和职级挂钩的内部问责准则。即关于呈现出售误导等违规问题、损害稳妥顾客合法权益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从严从重给予经济处置和纪律处置,对直接职责人和相关高管人员采纳限薪、降职、停职、免职等处置办法。 此外,人身险公司总公司应对出售办理工作承当首要职责,因准则规则缺失、监督履行不到位、合规管控不力等原因导致出售误导违规问题的,应追查总公司相关部分和高管人员职责,从准则层面查漏补缺,不断强化合规运营办理。省级分公司运营区域内产生以上违规状况的,应对省级分公司相关高管人员进行追责;一年内呈现2次以上出售误导违规问题的,应对省级分公司首要负责人进行追责。(黄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