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有多少“僵尸企业”?
要回答这一问题并不简单,据我国人民大学相关课题组的研讨,现在全国工业部分中“僵尸企业”数量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51%。分所有制进行计算,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份额最高。
“僵尸企业”的存在不只会使其所在职业供求关系进一步失衡,导致产品价格跌落,从而连累整个职业,另一方面,“僵尸企业”高企的负债率也会占有社会许多的金融资源,并推升金融危险概率的上升。
因而,处置“僵尸企业”不只为视为“去产能”的要害,也被认为是“降杠杆”的重要抓手,而“国有企业高杠杆”正是其时防备和化解金融危险时面对的一只“灰犀牛”。
出清“僵尸企业”势在必行,从中心到当地,一场处置“僵尸企业”的战争现已打响,但其进程却难言轻松。
处置进程不只面对着人员安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些“僵尸企业”已与当地政府构成“合谋”,乃至构成对当地政府的“劫持”。歪曲的政绩观、对处置“僵尸企业”“不良后果”的忧虑,种种要素形成部分当地政府的处置动力依然缺乏。
大数据画像“僵尸企业”现状“僵尸企业”有多少?谁是“僵尸企业”?
“依照现在的规范,"僵尸企业"指那些接连亏本3年以上,首要靠银行贷款或政府补助输血支撑,长时刻债务严峻、捉襟见肘的企业。别的,"僵尸企业"还有一个特色:难以顺畅从工业界退出,不契合产能结构调整方向。”我国企业研讨院首席研讨员李锦告知《我国经济周刊》记者。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加强分类辅导,对不契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规范和长时刻亏本的产能过剩职业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继续亏本3年以上且不契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纳财物重组、产权转让、封闭破产等方法予以“出清”,整理处置“僵尸企业”。
尔后,继续亏本3年以上、不契合结构调整方向便被外界视为“僵尸企业”的确定规范。
那么,这样的企业有多少?2016年7月,我国人民大学国家开展与战略研讨院发布《我国僵尸企业研讨陈述——现状、原因和对策》(下称“陈述”)。
该陈述课题组负责人聂辉华向《我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2005—2013年间,全国工业部分中僵尸企业数量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51%。按企业规划所做的不完全计算,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别离约1万家、5万家和13万家。
陈述针对1998—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进行剖析,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数量在2013年到达顶峰(约410家),尔后数量有所下降,占比自2003年以来在13%左右动摇。
假如将样本变为更具代表性的1998—201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包括约80万家企业和360万个观测值),陈述显现,“僵尸企业”数量顶峰出现在2000年,超越4万家规划以上企业是“僵尸企业”,占当年规划以上企业的份额高达约27%。跟着国企改革的进行,“僵尸企业”数量和份额都有所下降。2005—2013年间,“僵尸企业”的份额在动摇中出现下降趋势,均值为7.51%。但2012年今后,“僵尸企业”数量和份额均上升。
“2005年以来我国工业部分"僵尸企业"的份额为7.51%,这个份额我觉得是可控的,也是可承受的,危险不是很大。从趋势上看,有下降的趋势,后期略微有点上翘,但整体数据是平缓的。”聂辉华剖析说。
以职业掩盖较为全面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计算,2013年“僵尸企业”份额最高的3个职业别离是:钢铁(51.43%)、房地产(44.53%)、修建装修(31.76%)。
分区域来看,经济兴旺的滨海省份,例如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僵尸企业”数量较多。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僵尸企业”数量较少。
记者注意到,一些省份现已对外发布处置“僵尸企业”的成果与方针,例如到2016年12月底,广东已筛选出清2385家国有“僵尸企业”,处置39家非国有规划以上工业“僵尸企业”,关停重组1730家国有企业,并提出到2018年末,根本完结“僵尸企业”商场出清;浙江2016年全年也处置555家“僵尸企业”,超额完结450家的年度方针。
对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所有制计算,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份额最高。分年纪计算,跟着企业年纪的增加,“僵尸企业”的份额越来越高。树立1~5年的企业中,只有约3%的企业是“僵尸企业”;而在树立超越30年的“老”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是“僵尸企业”。
“必定规划越大年纪越久,越简单成为"僵尸企业",这也与国企的特征相符。分职业的话,研讨以工业部分为主,首要仍是几个黑色工业,钢铁和煤炭,从前史上看这两个职业一向值得重视。”聂辉华向《我国经济周刊》记者剖析说,产能过剩导致职业净利率低是一个首要原因,“一旦企业有钱了,都向资源型或独占型职业扩张,如煤炭职业,导致许多产能过剩。”而对当地政府而言,钢铁、煤炭等资源型职业投入低、见效快,所以会鼓舞。此外,两个职业也归于劳动密集型职业,简单处理作业,但也导致处置时面对巨大作业压力。
关于“僵尸企业”有多少?哪些企业是“僵尸企业”?各地政府和很多银行也火急地期望知道答案。
但陈述并没有发表详细被辨认为“僵尸企业”的企业名单。
聂辉华说,陈述发布之后,几个当地政府期望课题组可以供给详细企业名单。“有个银行也立刻让咱们把陈述给它,以便于辨认客户企业。”不过,课题组均婉言拒绝了。
聂辉华告知记者,不发布名单的详细原因有二:其一是工业企业数据截止到2013年,上市公司数据截止到2015年。跟着时刻的改变,许多当地企业的状况或许有改变。其二,尽管算法比较谨慎,但数据来历不一定精准,“所以假如拿着名单去找企业,或许打乱了当地的布置。”
但是,即便是没有发布详细名单,课题组也接到了某家国企“愤恨的”来电。
“其时有个国企给人大国发院打电话,他把咱们骂了一顿。”聂辉华告知《我国经济周刊》记者,“他觉得咱们掩盖了国企的前史功劳,咱们给国企抹黑了。这说明什么?处置"僵尸企业"是会牵动利益格式的,每一项方针、每一个细节都触及到人的切身利益。”
央企中有多少“僵尸企业”?
如此看来,央企、国企成为出清“僵尸企业”的主战场。那么,央企、国企中有多少家“僵尸企业”?出清状况怎么?
2016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方面泄漏,要用3年时刻完结处置345户“僵尸企业”。仅从央企来看,2016年11月,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国资委现已全面整理出央企需求专项处置和管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共2041户,触及财物3万亿元。
但是,详细企业名单是什么?怎么区别“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则并未揭露发表。但有知情人士向《我国经济周刊》记者泄漏,“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是一个提法,二者并未区别。
事实上,在全力推动“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出清的一起,也在为自愿清退的企业供给各种方针支撑。
2016年5月,财政部印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树立1000亿元的专项奖补资金,鼓舞当地政府运用吞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方法完结商场出清,资金将用于妥善安顿员工、技术训练等。随后,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分下发《中心企业处置“僵尸企业”作业方案》《中心企业处置“僵尸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
今年以来,一些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相应的资金。
3月9日,经纬纺机(000666.SZ,我国恒天旗下上市公司)公告称,收到财政部预拨资金共11695万,为中心企业处置“僵尸企业”作业专项补助资金,资金将用于其部属公司中“僵尸企业”的员工分流安顿作业;6月27日,*ST嘉陵(600877.SH,我国南方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公告称,近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拨付资金5712万元,该笔拨付的补助资金将悉数用于公司员工分流安顿作业。
但是,不难发现,一些央企在处置“僵尸企业”时还存有困难,动力缺乏。
2017年6月23日,审计署发布了我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我国中化集团公司等20户中心企业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成果公告(下称“公告”)。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首要负责人剖析说,2016年,我国电建集团未按方案完结6家“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处置年度使命,中铁工总公司未按规定将12家契合“僵尸企业”规范的企业归入处置方针责任书。
《我国经济周刊》记者整理了这20家央企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成果,计算了其间触及过剩产能及处置“僵尸企业”的问题。
记者整理公告发现,其间发表了10家央企到不一起刻所属企业被国资委确定为“僵尸企业”或特困企业的状况。
公告还点名部分央企处置“僵尸企业”不力:2016年,中铁工总公司未按规定将12家契合“僵尸企业”规范的企业归入处置方针责任书;我国电建未按方案完结6家“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处置年度使命;中钢集团有5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未按要求完结2016年度处置方案。
此外,据媒体报道,2016年末,新五矿集团法令事务部总经理尤勇曾在承受媒体采访时发表,依据与国资委所签责任书,五矿将对104户“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依法进行处置。
如此来看,仅公告触及的20家央企,就至少存在300余家“僵尸企业”或特困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陈述发表,2016年,中钢集团山西公司未经集团同意,将所持部分当地企业1.12亿元债务转为股权出资。2009年至2011年,我国有色所属中色股份未经集团同意,出资1.36亿元收买已继续亏本企业股权,至2014年末账面亏本1.07亿元。
针对公告指出的,2016年,我国电建集团未能按方案完结6家“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处置年度使命。记者致电我国电建集团,该集团新闻部分负责人向《我国经济周刊》记者表明,“咱们不把握"僵尸企业"的相关状况,这个你应该问审计部分。”
记者随即致电该集团审计部分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咱们是内审部分,没有向外部发表状况的责任。”
标签:st中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