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擬上市企業上緯新材以低市盈率發售新股,預計7004萬元的超低募資凈額引發全市場關注。與此同時,科創板和創業板一些擬IPO項目,不少詢價機構給出的報價也讓人大跌眼鏡,多在投資價值報告估值下限基礎上打兩折至七折,實際募資額遠低于計劃募資額

  科創板擬上市企業上緯新材以低市盈率發售新股,預計7004萬元的超低募資凈額引發全市場關注。與此同時,科創板和創業板一些擬IPO項目,不少詢價機構給出的報價也讓人大跌眼鏡,多在投資價值報告估值下限基礎上打兩折至七折,實際募資額遠低于計劃募資額。

  于是,不少市場人士開始驚呼,注冊制拉低IPO發行價。但筆者想說的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就必須堅決支持市場化定價機制。

  注冊制改革的一大目標就是要實現市場化的優勝劣汰。這種優勝劣汰,自然也包括新股發行市場,包含新股發行定價。注冊制下,上市門檻的寬松,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了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發展的機會。而這種“松”,本質上是一種審核權的轉移。因為在發行環節,詢價機構承擔的風險增大了,報價和獲取籌碼的風險也增加了。在此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基于自身投資水準和籌碼爭奪,報出的價格必然會與其所能承擔的風險相對應。

  無論是科創板,還是創業板,高速發展的企業,獲得市場的認可度高;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企業,市場認知會有分歧,機構給出的估值也就有高有低。站在詢價機構的角度,博中短期收益,那參與的標的就是業績高增長項目,高成本是必然;堅持中長期投資理念的詢價機構,會找一些初級發展階段項目,估值低收益可能更高。不同的機構對企業所處階段的不同認知,給出的估值自然也有所區別。

  科創板和創業板新股發行出現的新情況,就是注冊制市場化機制發揮效應的體現。當然,為了鞏固這種市場化定價機制效果,可以做一些優化,比如修正剔除報價的范圍和比例,嚴防詢價機構之間串通抱團抬價或壓價,不斷擴大詢價機構范圍和規模,取消投資價值報告或改為獨立第三方發布等。但我們要堅決支持注冊制市場化定價機制,不可被異議所迷惑。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