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方星海:證監會將采取五項舉措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12月19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和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不過疫情期間,企業避險需求上升,期貨市場

(原標題:方星海:證監會將采取五項舉措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

12月19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和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不過疫情期間,企業避險需求上升,期貨市場資金量和成交持倉量均創歷史新高,期貨市場風險管理作用進一步凸顯。

方星海介紹,今年以來,期貨市場共上市12個新品種,截止到11月底,我國期貨和期權品種共有90個,其中國際化品種6個,為廣大實體企業提供了有效的避險工具。全年新增32個期貨期權做市品種,目前已實施做市制度的期貨期權品種總數達到65個。

截至11月底,我國期貨市場資金量突破8559.5億元,同比增長55.2%;1~11月累計成交量、成交額分別達到53.8億手和382.5萬億元,同比增長50.4%和45.5%。

市場運行質量方面有所提升,促使更多實體企業和投資機構參與期貨市場交易。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場機構客戶數達到5.74萬戶,機構持倉、成交量分別占全市場55.59%和37.4%,同比增長38%和98.6%,與2015年相比,則分別增長2.01倍和2.49倍。9月底,共有8185只私募基金和1621只資管產品投資場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資金規模分別為1.03萬億元和142億元。

方星海還指出,接下來在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方面將采取五項舉措。

具體看來,首先是配合做好期貨法立法工作,夯實期貨市場法治基礎。方星海會上說道:“期貨法是期貨市場的基本大法,將從法律層面對我國期貨市場的改革開放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各參與主體的法律地位,明確期貨市場基礎法律關系、民事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明確對場外市場的監管;對市場準入、投資者保護和對外開放等做出明確規定,為期貨市場對外開放以及跨境監管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圍繞價格發現這個期貨市場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夯實期貨市場的基礎。包括繼續推動新品種上市,例如確保平穩推出生豬期貨于1月8日上市、加快推進天然氣、成品油、花生、30年國債期貨期權等品種上市工作,加快商品指數和商品指數期貨期權品種研發和上市,支持相關機構開發更多商品指數基金、商品指數ETF等投資產品,研究推出碳排放權期貨,助力2030年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

同時增加交易制度供給,將加快推出組合保證金,優化持倉信息披露機制,建立交易所間結算風險隔離機制,提高交易結算便利性,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以及繼續擴大市場主體供給,今年期貨市場主體供給取得突破,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誕生,多年未有的新設期貨公司已經獲批,新設期貨交易所工作進入尾聲,商品指數公司即將開業,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已獲準參與國債期貨市場。

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破除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參與期貨市場交易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更多國企、上市公司等實體企業,以及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基本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優化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

三是要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方星海提到,當前我國金融期貨期權市場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參與者日益增加的風險管理需求,也遠遠不能適應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創新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有必要適度加快發展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

四是繼續擴大期貨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將繼續擴大特定開放品種范圍,拓寬市場開放模式;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更加注重制度規則與國際市場的深層次對接,以更高效、更符合國際慣例的方式,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和規則體系,更多地引入境外成熟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機構來華投資展業。通過雙向開放,期貨行業要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大宗原材料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