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參事、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前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夏斌先生發起,在上海陸家嘴隆重成立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于2019年7月4日首次在香港舉行。
鳳凰網港股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參與了本次高峰論壇,并對本次大會做了現場直播報道。
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先生在圓桌論壇中表示,半年到一年時間,美股可能再來一次20%到30%的洗牌調整的概率是很大的。
劉煜輝還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貿易協議的簽訂市場的交易來講,過一年多的時間大家基本上知道好也好不到哪兒去,中美過去的夫妻感情已經破裂。協議就是大家找一個體面的方式結束一年多夫婦打架的狀態。
對于市場來講,大家最關心的主要是兩個風險點:一是國內的宏觀,國內過去三年宏觀按我的看法實際上是很爛的宏觀,長時間待在滯脹里,我不是說數據,過去三年做中國的宏觀,宏觀的數據越來越不好用,數據的邏輯關系過去三年有很多都被打破,很多數據都不知道怎么出來的、怎么編的?宏觀的數據有一部分也在編,一部分能看、一部分不能看。定位宏觀最準的是金融市場交易者,真金白銀、經驗教訓,贏了錢、輸的錢,最后定在滯脹里,做股、做債、做匯的,時間拉長三年的區間都不太好做,實際上就是我們講的滯脹里的交易策略是“關燈吃面”。
劉煜輝在論壇中還表示,決策領導也挺難辦的,中國經濟的矛盾走到今天,房子變成所有矛盾的焦點,如果不動房子什么事也干不了,改革都推不動,成本頂在那兒,宏觀往滯脹的泥潭越滑越深。如果動房子又不可避免進入雷區,房子背后對應龐大的債務結構,土地作為唯一的房產抵押品,一動的話不可避免進入雷區,可能是連歡爆炸。包商的事,包括去杠桿都是想動,一拉發現都是連環,后面一串的東西都出來,特別糾結,在糾結中找平行。?
第二個風險點,西方也好不了哪兒去,東方面臨滯脹還要防止西方的共振。大家覺得西方復蘇的回光返照,又到2015年、2016年的狀態,西方始終沒有擺脫,美國解決得好,美國解決了政治實現的問題,右翼上臺特朗普選出來了,連任可能有實質性的東西出來。歐洲的政治實現問題還很嚴重,英國右翼上臺,明年默克爾、馬克龍都可能下臺換成右翼,這個對市場的溢出,市場還沒有真正的吸收。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