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课堂 ////

稀土收储

小孟精选主要涉及热门板块洞察、投资心得分享稀土收储,希望能帮助读者扩展视野稀土收储,在开拓新板块时提供一些帮助。

本期精选聚焦有色金属中的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未来稀土的需求增长明确,国产稀土拥有绝对的产业链优势,随着供给侧的监管加强,拥有着良好前景。

「 字数 1872,预计阅读时间 6 分钟 」

内容导读

01 万物以稀为贵

02 掌握核心技术

03 供需抬高价格

「 01 万物以稀为贵 」

顾名思义,稀土(Rare earth)元素就是元素周期表之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较稀有金属元素的总称。它们被发现之初时原矿较少,且当时只能用化学法制得少量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历史上习惯地把这种氧化物称为“土”,因而得名稀土。

稀土收储

△ 元素周期表之中稀土的位置

按照其化学性质和分离工艺,稀土又被分为轻、重两组。

①轻稀土稀土收储:镧、铈、镨、钕、钷、钐、铕

储量相对较大,我国南方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与北方的氟碳铈矿中轻稀土的含量都非常高,广泛应用于永磁、陶瓷、玻璃以及化工等领域。

②重稀土: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比轻稀土更稀缺,主要应用于航天、军事、国防以及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不仅出口受限,还限量开采。

稀土收储

△ 我国稀土储量占比较高

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约37.8%;越南储量2200万吨,占比约为18.9%;巴西储量2200万吨,占比18.9%;俄罗斯储量1200万吨,占比10.3%。四国合计占全球总储量的近八成,资源分布集中度较高。

「 02 掌握核心技术 」

稀土的“稀”不仅仅是在资源储量上,还体现在分离技术和产能上。不要看现在的中国稀土主宰全球市场,其实在几十年之前,因为缺乏稀土分离技术,我们只能守着金山挨饿。直到上世纪70年代,徐光宪教授提出了串级萃取理论,并设计了一整套工艺流程。这种工艺速度快,成本低,提纯度高,甩开国外惯用离子交换法好几条街。

稀土收储

△ 稀土历史产量

因为这一技术,中国成功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出口大国的逆袭。而先前稀土界的老大哥美国,却因为地不利(原矿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人不和(政策限制)等种种因素,丧失了全部的稀土产能。

1985年,中国稀土产量首超美国。到90年代末,中国高纯度稀土的产量已占到全球九成以上。面对不断下跌的价格,过去曾垄断这一市场的国外企业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搬到中国来。

但此时的中国也有“快乐的烦恼”:在暴利的诱惑下,大量资本涌入,过度开采现象普遍。最疯狂时,中国稀土每年产能超过15万吨,而当时全球总需求量不到10万吨,这一现象促使国家逐渐收紧了稀土配额制度,稀土出口也逐渐成为了我们的一张“王牌”。

2010年9月,在中国东海发生的一起撞船事件后,外媒便纷纷传言,日本人近60天没收到来自中国的稀土。国际稀土价格闻声飙涨,短短几个月时间,平均涨幅超过15倍,铈的价格更是上涨了1000倍。全球市场第一次意识到了:稀土的定价权现在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稀土收储

△ 稀土价格一飞冲天后回归合理水平

2012年,美、日两国联手,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迫使中国放松了对稀土的配额管制。曾经一飞冲天的稀土价格,再次一泻千里。

之后的数年以来,在中国各方的努力下,全球稀土供应格局发生了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稀土价格基本回归合理水平。中国不再独自承担近全部的稀土供应,但仍然以37.8%的储量供应了全球近七成的稀土冶炼分离产品。

「 03 供需抬高价格 」

3月1日,工信部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指出: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就是因为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使得这种宝贵的资源被浪费掉了。工信部定调稀土行业,显示了国家对于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高度重视。

供给方面,为了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近年来国家政策方面对稀土产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分别于2020年2月18日和2020年7月1日,分两次下达了“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

2020年度全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4万吨、13.5万吨,分别比2019年增加6.06%和6.30%,增幅较前一年度有所降低。

进口方面,缅甸方面仍禁止出口,对于国内重稀土市场产品影响较大,进口货源大幅减少,进一步推高重稀土价格。

稀土收储

△ 磁性材料的需求带动价格上涨

需求方面,2020年中国稀土市场规模达到了195.44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15.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4%。磁性材料的需求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了稀土产品增长的根本动力。

稀土产品价格的上涨也给了下游厂商相当大的压力,虽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快速增长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但价格向下波动的态势始终存在。

此外国内稀土收储计划是支撑国内稀土价格的重要因素,收储计划中中重稀土占年度产量比重较大,有望对重稀土供需和价格形成较大影响。

出口方面,美日印澳计划组建"稀土联盟",以抗衡中国在稀土市场的主导状况。但是稀土产业链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短时间内并不构成威胁。

长期来看,随着稀土供给侧实行史无前例的强监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成大势所趋,而经济复苏周期中稳定的需求增长以及稀土收储计划缺口将会长期承接稀土价格,建议重点关注稀土ETF。

风险提示: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指导。

稀土收储

“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欢迎评论,期待与你的下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