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大麻到青蒿素,圍獵市場20載,“資本教父”難翻盤
餐飲投資策劃?餐飲投資策劃
作者|郝美平
163802,163802
來源|野馬財經
新期望股票代碼,新期望股票代碼
vc投資?vc投資
汪力成曾經是資本市場的先行者,90年代因“洗殼”聞名,後來跨境收購利物浦CDMA榮膺“中國榜首商人”,也因而早早晉級“資本教父”之列。
汪力成旗下的“華立系”控股3傢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約180億,其间兩傢是正處於黃金期的醫藥企業。不過,在亮眼的資產版圖背後,“資本教父”现在的騰挪日顯乏力。
近来,昆藥集團發佈布告,詳細回復瞭證監會關於其不超過7億可轉債申請的一些問題。其间首要質疑是關於昆藥集團和健民集團是否触及關聯买卖。
在證監會的問詢函中,之所以將兩傢藥企放在一同,是因為昆藥集團和健民集團均屬於“華立系”,背後實控人都是“資本教父”汪力成。而昆藥集團也在回復函中,就和健民集團的买卖作出瞭解釋。
跟著概念走,股價漲不断
事情的緣由始於本年5月,當時昆藥集團發佈布告稱,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征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億元,首要用於:創新藥及高端拷贝藥研發平臺、營銷數字化協同平臺建設、補充流動資金。
這一筆7億元的融資申請,將昆藥集團推至舞臺中心。现在,國內迎來創新藥的發展黃金期,此時昆藥集團申請融資做創新藥,不得不說,確實是踩在瞭點上。
其實早在此之前,昆藥集團就已經因為緊跟“熱點”,成為資本市場的“醫藥明星”。
3月,在工業大麻概念風靡之時,主業之一是天麻的昆藥集團,因為“天麻,你比大麻多一麻”,被歸為“大麻概念股”狠炒瞭一番,股價從3月4日的收盤價7.44元/股,最高曾上漲至4月11日的15.50元/股,27個买卖日股價上漲瞭108.33%。
看到大麻熱度的昆藥集團,順勢提交瞭工業大麻的生產許可申請,正式決定做大麻。
工業大麻的熱度還未散去,“青蒿素概念”股又橫空出生。圍獵青蒿素20年的昆藥集團,在“青蒿素熱”下,股價連續4個买卖日漲停,從6月17日的開盤價9.59元/股,漲至6月22日的12.77元/股。
雖然蹭瞭一波“青蒿素概念”的熱度,不過青蒿素也確實是昆藥集團的三大主業之一,早在19年前,汪力成果開始佈局。
公開信息顯示,青蒿素被國際公認為最佳抗瘧疾藥物,醫藥用处廣闊。2000年,汪力成決定進入這一潛力巨大,當時卻少人問津的領域。
汪力成進入青蒿素領域的决心來自於,中國是世界上青蒿素质料最大的來源地,80%的青蒿素质料均出自中國。
當時華立集團做的榜首件事就是拿下青蒿種植資源,隨後建立青蒿研讨所加強青蒿的办理與人工種植開發及使用。
“圈地”完结後,擅長資本運作的汪力成通過收購或许參控股青蒿素提取制藥廠、經銷商等公司,不僅一舉將青蒿素產量提高到國內產量的80%以上,也建立起瞭自己在國內外市場的龐大銷售絡。
2002年9月,華立集團動用近1.7億元現金,將昆明制藥前三大股東雲藥集團、紅塔投資和科耀投資的法人股股權收入囊中,彼時昆明制藥的主導產品之一正是青蒿素。
這項收購持續近兩年時間,在當時曾被視為企業戰略性並購的經典事例。2004年,華立集團最終拿下昆明制藥29%的股權,成為榜首大股東。彼時,汪力成的資本運作手法已表現得相當老练。
汪力成拒絕馬雲,華立系馬不断歇
控股昆明制藥後,華立集團完结瞭從資源培养到工業提煉與制藥加工,再到系列新藥研發,以及藥品營銷中心的青蒿素全產業鏈的整合。
再加上,2016年9月,昆藥集團出資7000萬元向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讨所購買其所持有的屠呦呦教授團隊開發的青蒿素相關專利及臨床批件。至此,汪力成佈局經年的青蒿素產業鏈成為瞭華立集團的一面旗幟。
其實,青蒿素制作隻是華立集團眾多產業的一環,其背後則是低調的“華立系”。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某天,汪力成的辦公室裡來瞭一位向他推銷廣告的年輕人——馬雲。馬雲說瞭一個上午,汪力成卻並未“上當”,“華立系”也就此錯過牽手未來“馬首富”的機會。
隻是汪力成在“資本教父”的路上並未停歇。當時,汪力成執掌下的華立集團已是全國電能表行業的龍頭,初具規模。
華立集團創立於1970年,起先隻是餘杭鎮生產竹器、雨傘、筆管掃帚三個手艺業合作社合並而成,名為“餘杭鎮竹器雨具廠”,之後轉為生產單相電度表並更名為“餘杭儀表廠”。
1978年,汪力成考入儀表廠,成為廠裡的一名技術員。1987年,年僅27歲的技術副廠長汪力成被录用為廠長,由此拉開瞭屬於他的時代前奏。
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