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萧峰

2005年3月诺亚财富管理中心,老东家湘财证券公司改制诺亚财富管理中心,裁员、降薪、裁部门成为被迫之举,时任其私人金融部总经理的汪静波不得不对下属宣布诺亚财富管理中心:这个头顶国内证券公司“第一私人金融部”光环的部门也在被裁之列。

湘财证券改制 选择被迫创业

“选择创业,我们是被逼的。但如果没有诺亚,我可能就是一个懂点金融的家庭主妇。”面对记者采访汪静波如此说到。

“当时挺着大肚子(怀孕)的汪静波,有一天对我说‘有个重要的事儿和你商量商量’。她说‘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各人自谋出路,二是大家一起创业’。” 诺亚控股联合创始人、歌斐资产创始合伙人殷哲对记者回忆到。“创业这件事,我从来没想过。我告诉她要回去和家人讨论下。其实,对于创业,两个因素特别关键,一是看这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事,二是看这符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幸运的是,诺亚控股恰好符合这两个要素。”

面对汪静波说的“我们都还年轻,人生难得几回搏⋯⋯”,当年刚30岁的殷哲动了心。经过仔细的“风险”核算,随后付诸了行动。“年轻是有优势的。可能也正是无惧无畏的阿Q精神,让我决定大不了重头再来,这也是一种经历。总体来说,我们确实抓住了市场给的机会。”殷哲告诉记者。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不得不说,有时候,英雄正是行业创造的。

1990年代初期,中国一批外贸和制造业主已经积累了相当一批财富,他们对私有财产理财有迫切需求。与此同时,很多高净值客户,特别是超高净值私人客户都没能得到良好的金融服务。

“我们全程经历了中国金融服务产品化的过程。当时国内金融产品比较单一,各大商业银行零售服务还仅限于信用卡业务,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至少100万美元)只能在境外开展,能服务的范畴局限在一批小规模有国际背景的高净值客户之内。除此之外,很多高净值客户还需自己去银行排长队等待业务办理。”汪静波回忆,“那么为什么不把用于机构客户的服务用于私人客户身上,为这些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好的理财服务?”

汪静波和殷哲他们不想错过这次机会,“被迫”之下主动出击,选择自立门户——汪静波在原湘财证券私人金融总部基础上成立了上海诺亚财富管理中心。

幸运的是,当年国内贸易与制造业领域的资产开启金融化过程,这一契机对诺亚弥足珍贵,作为行业先行者,诺亚成功卡住了中国财富市场的开端良机。

艰辛摆摊 红杉资本注资

一如许多初创公司,在浦东陆家嘴一间仅100多平方的小办公室里,诺亚辛苦起步。而新的诺亚团队,随之迎来新的难题诺亚财富管理中心:之前可以依托湘财证券,独立后如何一如既往的得到客户信任?

据记者了解,为了获得客户,汪静波和她的创业伙伴们,当时像就像如今地产中介的年轻人那样,在小区门口摆摊、发宣传资料。“还记得那时候在上海浦东大拇指广场,我们搭个大亭子、发传单,拦路人,不断向他们介绍诺亚。偶尔,我们也会去浦东香榭丽舍花园,这是比较高端的商圈,但也不是所有小区都会让我们进去。被拒绝是那时候的常态。”

一次次的拒绝之后又一次次打起新的精神,坚守住了每个周末烈日下的小摊位,所幸,“诺亚财富”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仅业务慢慢有了起色,诺亚也开始吸引到投资人注意。

2007年3月的某一天,汪静波和红杉中国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首次见面,两人仅交流了45分钟,就确定了合作意向。汪静波敏锐而不张扬的个性给沈南鹏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期与诺亚财富的深层接触使沈南鹏进一步坚定了投资决心,他认为这个团队“激情、专注、诚信”。

资料显示,这次见面后的两个月,红杉中国首期对诺亚财富的注资额为500万美元,约占其总股本20%。红杉和沈南鹏的进入,推动了诺亚控股从一家“小而美”的财富管理公司,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8年6月,红杉中国一期人民币基金委托诺亚财富作为其独家募资顾问在注资同时双方展开合作,红杉资本也为诺亚财富带来了先进、成熟的理财服务观念和运营模式,使得诺亚财富作为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快速成长,真正在中国建立起公信、专业、稳健的私人理财服务体系。红杉推动了诺亚控股进一步的规模化、体系化发展,诺亚控股之后的上市及和红杉之间的业务合作,也给红杉带来了诸多回报,双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快速成长 主动拥抱监管

数据显示,2008年8月,诺亚财富服务4000多位高净资产客户,管理资产超过50亿元。然而快速的成长,也给几位创始人带来了危机感,这是出于风险和合规角度的考量。在国内当时做财富管理是没有金融牌照的,而且也没有所谓的财富管理牌照,诺亚控股迫切想要在阳光下发展、不愿意“裸奔”,于是想到了主动接受监管,既然如此,除了继续积极申请金融牌照、定期主动向监管汇报工作之外,彼时公开上市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2010年11月10日,诺亚财富成功登陆纽约证交所,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透明、合规、审慎经营不再是“自律”,公司主动将自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置于上市公司公开监管体系之下,开财富管理行业风气之先,同时也意味着诺亚控股开始了国际化的征程。敲钟时刻,包括汪静波、殷哲在内的几位诺亚创始人相拥而泣。从创业之初到成长为上市公司,虽然只有5年,却也是一路维艰。

在诺亚内部,11月10日登陆纽交所的日子(“1110”)寓意着1个企业,团结了1群人,为了1个新的梦想,从0开始,创业创新的基因写在了诺亚人血液中。

同年,歌斐资产成立,担负起诺亚控股上市进程后的下一个重要战略布局,通过资产管理实践构建强大的核心投资能力。

诺亚控股从初创期的一家小而美的金融机构,到2010年成功在美上市,再到发展为如今员工近3000人、业务遍及海内外多领域的大型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诺亚人用了15年。

如今,诺亚旗下有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服务、教育慈善几个板块,总体是以高净值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截至目前,诺亚累计配置资产规模超过7300亿元。历经15年,大约仅有千分之八的金融产品,业绩不达预期。为超过30万名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海外资产配置、高端保险、高端教育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遭遇欺诈 承兴618事件

金融行业的本质是通过管理风险来获利。风险无法消除,只能分散。这是诺亚人持续在理解并践行的理念,无论是对于客户,投资经理,理财师还是管理层。

每个基金底层的投资项目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风险,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一些当下看似低风险的项目随着经济周期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汪静波对记者坦率地说,“这两年诺亚也确实碰到一些风险项目,比较多的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环境、股价等出现了变化,导致底层资产收益不达预期。2014年和2019年,诺亚的一些基金还遭遇了欺诈,诺亚人必须要坚守‘正直诚实’的核心价值观,诚实面对真相,这是我们的底线。 ”

“2019年,‘承兴618事件’之后,在香港峰会看到静波很憔悴,我当时很心痛,非常希望她能够带领诺亚走出困境,做得更好。”诺亚的某企业家客户如此对记者说到,“诺亚这几年确实出现过一些危机事件。不过,每次诺亚都是立即行动,尽最大努力保护客户利益。这是我们愿意长期跟随诺亚的原因。”

数据显示,歌斐资产在管规模达1594亿,诺亚控股帮助客户资产配置规模达7313亿,产品收益不达预期的只有0.8%。

诺亚从成立之初,便坚守底线,从未有过资金池业务,从未做过任何期限错配,每一个产品都是单独托管,风险隔离,即便单个项目回报不达预期,风险也不会蔓延。市场频现的风险和自身遇到的几次危机,也让诺亚更加坚定地走合规、稳健、符合监管要求的发展之路。

“诺亚很真实,我们对自己的人设并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主观上承认自己会犯错,我们要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的投机和情绪。”这是汪静波与诺亚共同的选择,在产品风控的问题上,汪静波强调诺亚做到了所有产品合规托管,没有资金池,没有期限错配,没有自融,与公司账目完全隔离,“诺亚在产品端,建立的是组织能力,无论诺亚的人怎么调整,客户的资产在诺亚,和现在不会有任何区别。”

“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是朝阳行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刻面对着市场的各种诱惑。”在汪静波和团队看来,在很多项目的处理上,无论对投资还是资产配置,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

遭遇一些危机事件后,诺亚人反思的不仅仅是风控问题。“我们不能浪费每一场危机。‘打补丁’单点解决问题不是长久之效。过往的危机事件告诉我们,“集中度风险”是过去诺亚不够重视的,也是“非标资产”的硬伤,这个也是诺亚把“非标资产”清零的原因;帮助客户做好资产配置,降低集中度风险,是财富管理机构,必须要做的服务。

汪静波解释道,“我们反思后,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砍掉了大部分的非标信贷类业务,将消费金融和集中度较高的产品全部提前到期,大约500亿,这个比例占2018年募集量超过2/3,在大家看来这是极不可思议的,提前到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管理费收入。”当时诺亚CFO还将此举比喻为“一家卖苹果手机的店,突然不卖手机只卖iPad了。”但在汪静波看来,既然这条产品线错了,就要整体改。

事实上,确实像汪静波所认为的“每件事情的发生都隐藏着一些上帝的礼物。”改变后的诺亚控股,全面进入标准化资产领域,坚定实施从营销规模驱动到投资研究能力驱动的范式转变。截至2020年二季度,转型前非标类固收产品在募集量中的份额已经完全被标准化产品替代。

关于未来的思考

汪静波告诉记者,未来中国财富人群会有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需求,但是如何保护住客户的第一桶金,帮助客户保值增值,让客户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这很重要。而更为关键的是要科学、健康地实现财富长期增值保值。

未来,中国高端财富管理市场正在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

第一、创一代正在向下一代交接传承企业或财富,催生了全面家族财富管理的需求。一方面,因为金融市场复杂性和自身事务的繁忙,对通过全权委托实现资产的长期投资产生需求;另一方面,借助保险、信托等实现财产的保障与传承的需求在显著增加。

第二、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接受科学的资产配置理念。目前,有57%的高净值人士将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主要配置资产,其中有70%的人士计划增加配置。

第三、不少高净值人士已度过财富积累时期,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尤其是健康、教育与慈善等。

诺亚财富管理中心

诺亚控股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

现在,财富管理行业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已经在监管的逐步规范下,迈入正轨。汪静波认为:“未来的财富管理市场是万亿级的,标准化的春天才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