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實習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張海妮
東方財富網期貨,東方財富網期貨
圖片來源:攝圖網
配資開戶平臺?配資開戶平臺
國傢胰島素集采來瞭。
股權分置限售股?股權分置限售股
8月18日晚,業內流出一份《國傢組織胰島素会集帶量采購计划(寻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根據這份經多傢企業確認的《意見稿》,此次國傢胰島素集采在8月寻求相關部門意見,將在9月啟動相關作业,按相關程序產生中選結果,采購周期為2年,並於2022年头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這一音讯並非橫空出生。早在上一年12月,武漢就作為試點初次將胰島素納入帶量采購;本年7月底,國傢醫保局也就胰島素会集帶量采購变革召開座談會,再次傳遞國傢層面集采信號。
但令人意外的是,不同於此前的悲觀情緒,市場對此次集采的態度比較樂觀。8月19日,甘李藥業(603087,SH)、通化東寶(600867,SH)股價均現大漲。那麼,對於外企占據七成份額的胰島素市場來說,此次集采是否將為國產代替帶來春風?
業內:市場早有預期,規則相對溫和在《意見稿》露面前,胰島素集采就已醞釀多時。
2019年末,武漢市首要試水,啟動瞭胰島素集采。該次試點采購以二、三代胰島素為主,包含瞭多個年銷超10億元的大品種,總采購量為170.57萬支,最終促进部分中標胰島素類藥品單價最高降43%;而本年7月28日,國傢醫療保障局也曾召開作业座談會就胰島素会集帶量采購变革聽取意見建議。
與武漢試點時相同,《意見稿》顯示,此次胰島素國采產品均為二代和三代胰島素。但其產品分別按速效、基礎和預混分為3個組,共計6組,以“企業名+通用名”為競價單元展開競爭,同組內企業自主報價公正競爭。在中選規則上,將參考化學藥品会集采購中選規則,由企業自主報價,同組內公正競爭,原則上选用差額中選的办法,多傢中選。
對於具體的降價規則,《意見稿》將中選企業按報價由低到高分為A、B、C三類。其间,將報價較低的50%劃分為A類,末位中選企業為C類,剩餘企業為B類。好像一組內,同企業不同產品報價為最後兩名時,中選產品均歸為C類企業。而武漢市試點時,也是通過降價多寡來定市場份額,选用降價起伏梯度給量,依照降價起伏不同,給予不同的采購量,充沛體現量價關系。此外,武漢試點時還提出梯度降價,每添加必定量,則需進行5%的梯度降價,隻有通過降價才干獲得量的添加,但现在《意見稿》中没有包含這類具體的降價規則。
盡管現在的《意見稿》還需求經過調整才干確定最後的集采規則,但業內人士認為其打破瞭市場的一些預判。例如,之前市場猜測,集采或许會依照先二代、後三代的順序進行,或许三代胰島素中隻對甘精胰島素進行集采,但《意見稿》明確一切二代和三代胰島素都會納入集采。在分組上,此次將胰島素產品分為6組,與武漢集采時的7組之分有所區別。
此外,此次集采的“帶量”也有所不同——各企業是以由醫療機構填報的各自品牌的需求量為基礎。“現在的規則讓醫院把每個品牌的量報上來,企業‘帶量’原則上也是帶自己品牌量的100%或80%,這跟以往是纷歧樣的。在這種情況下,曾经銷售量小的公司哪怕以低價中標,最後拿到的量也會有限。”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道。
值得註意的是,《意見稿》中還说到,“考慮不同代際間中選產品價格的協同性等要素,適當調高中選率,促進更多報價更適宜的企業中選”。
企業回應:早有準備,影響還在評估與此前化藥集采不同,本次集采音讯引發市場對國內企業的看好。
例如,三代胰島素龍頭公司甘李藥業在8月19日開盤拉升,並封漲停,隨後漲停板打開,以5.98%的漲幅報79.08元收盤;二代胰島素龍頭公司通化東寶股價上漲3.97%,報10.74元。
這或许是因為胰島素國傢集采預期早已构成。通化東寶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明,2020年头武漢胰島素集采已經過去一年半,公司對於胰島素集采早有預期,并且與此前媒體報道的武漢集采最大降幅40%多不同,通化東寶的產品降價百分比為低個位數,影響相對較小。
别的,該人士認為依照《意見稿》中的集采規則,胰島素帶量的基礎是各品牌各自的量,或许是國傢考慮到胰島素的特殊性,而同時會適當調高中選率,能够了解為比较化學藥品集采要溫和得多。
總體來說,這次胰島素集采的規則必定程度上將有利於維護現有的市場競爭格式。
甘李藥業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明,现在《意見稿》的內容相對大略,且不是最終版,對公司的影響没有可知。不過,考慮到公司近年來陸續有新的二代胰島素和三代胰島素產品上市,國傢集采或许成為產品放量的東風,為甘李藥業供给新的增收機會。
而對於集采價格下降對公司利潤的潛在晦气影響,該內部人士表明能够從提量、降費兩個方面彌補:“首要,集采量上來後,能够彌補一部分價格下降的影響;其次,銷售費用現在占我們收入的30%,假如集采中標,這部分費用也會得到節省。别的,假如我們之前占比較低的產品市場份額大瞭,產量多瞭,也會攤薄我們的生產本钱。”
記者註意到,作為二代胰島素和三代胰島素的龍頭,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在近幾年應對集采壓力時采纳瞭一些相同的對策:例如對缺失代際的產品進行瞭補充,加速出海脚步,加大研發投入、轉向傳統胰島素產品之外的創新藥領域等。
通化東寶內部人士對記者表明,為應對集采壓力,通化東寶自上一年起降本提效,產品毛利率和凈利潤得到提高,是其在本次集采中的優勢;未來,隨著研發加碼,公司會繼續向糖尿病、痛風等大內排泄疾病的創新藥領域開拓。
而甘李藥業方面也表明,近年來開拓海外市場,除瞭是為瞭應對集采的影響,也是期望能推動公司的胰島素國際化,向諾和諾德等外企看齊;而在未來的3~5年,甘李藥業在做好做大胰島素的同時,也會在其他管線有所佈局。“未來的十年內,我們期望能成為一傢國際闻名的生物制藥企業,不僅僅限制於胰島素方面。”
期間,記者也嘗試聯系瞭諾和諾德、賽諾菲等占據胰島素市場份額較大的外企,但到發稿未得到回復。
專傢:集采推進國產代替?仍待觀察根據國盛證券,现在全球已有4.6億糖尿病患者,且該數字還在持續增長。IDF預計,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數將會增長至7億人。其间中國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傢,2019年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1.16億人。不過,雖然人數高達美國的3.5倍,人均醫藥开销卻僅為美國的1/10。因而,我國糖尿病治療藥物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远景,而胰島素是我國市場最大的降糖藥品種。
但從市場格式看,我國胰島素首要來源於國外市場,進口胰島素的巨頭包含諾和諾德、賽諾菲、禮來,合計占據市場份額超過70%;而國產胰島素首要以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兩傢為主。2020年,前者的二代重組人胰島素註射劑市場占有率約34%,後者的三代胰島素“長秀霖”產品在國內長效胰島素市場中約占40%份額。
那麼,投資機構是怎麼看待此次胰島素公司股價變動的?此次集采是否如市場預期,將加速我國胰島素產品的國產代替脚步?
森瑞投資研讨總監何山認為,從長期來看,一切集采和類集采方针都對龍頭公司構成利好。通過胰島素國傢集采,多數國內公司的三代胰島素產品都有望獲得增量,但也要註意到,對於單一品種胰島素占體量比較大的,一旦丟標則面臨的風險很大。
對於兩傢龍頭公司股價上揚,何山認為與市場前期預期過於悲觀,而《意見稿》的規則較溫和有關。
“從口服制劑到註射劑,從化藥到生物藥,它們的生產工藝與結構都變得復雜,沒有統一的標準,因而在分類和質量層次劃分上有較大難度,集采也會愈加謹慎,而正是由於復雜的評價標準,落地的集采規則也較保存,好於市場預期。”所以,何山認為,分為更多組、考慮不同中選產品價格協同要素以適當調高中選率、對低價中選企業的必定保護办法等,雖然與此前市場預判不同,但也在情理之中。
而談到國傢集采對國內胰島素市場競爭格式的影響,何山的觀點稍顯抑制。他指出,市場對於看似寬松的集采規則表現樂觀態度,但其實有踩空的先例。這也提示市場,現在談論集采對於各公司和行業的影響為時尚早,集采對於國產代替的推動程度,還需求靜待最後的中標結果。
北京鼎臣醫藥办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也持類似觀點。“市場對這個方针的了解或许有误差,不能簡單了解成它交锋漢依照降幅去評比的集采規則更溫和。”史立臣告訴記者,越簡單的集采規則有時候越兇險,“因為最後就隻剩余拼價格瞭”。
史立臣還指出,很多人隻看到現在國內的胰島素市場是“3+4”(三傢外資企業、四國國內企業)結構,忽視瞭其他七八傢手拿批文、也在生產胰島素的公司。而這些被忽視的小企業,很有或许趁著這次集采的機會大幅降價搶奪市場份額。
“還有,別覺得外資企業就不會有大降幅。”史立臣提示,長期运用胰島素的患者更換產品時要經歷一段苦楚的適應期,產品有必定用戶黏性;而外企也不會輕易放棄我國龐大的市場“蛋糕”,“拿低價占據院內市場,再拉高院外市場的藥價,對於他們也是可行的战略”。
所以,集采是不是真能成為國產代替的春風?在誘人的市場“蛋糕”和數傢目光如炬、註視著市場的小企業之前,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很難說。
“這便是集采的魅力,能把一些看似確定的工作變成像‘樂透’。”何山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