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巨頭捷信集團IPO!高利貸、砍頭息頻踩國傢紅線
光大期貨軟件下載?光大期貨軟件下載
財經址,財經址
7月15日,全球消費金融巨頭捷信集團在香港聯交所发表瞭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
新股配號,新股配號
這也是首傢持牌消費金融公司IPO。
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核算業務指引,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核算業務指引
中國區業務占比超六成
捷信建立於1997年,捷信的控股股東為捷克首富凱爾內爾,總部位於中東歐國傢捷克共和國。
捷信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捷克及斯洛伐克持有消費金融车牌,並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斯坦及捷克持有銀行车牌。
其生息資產首要回击銷售點貸款、現金貸款及循環貸款。其间到2019年一季末,現金貸款占貸款總額達70.5%。
2018年,捷信覆蓋國傢人口規模共計34億,消費金融加權均匀滲透率缺乏10%。到2019年一季末,中國區域業務占比已經超過63.9%。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捷信在中國的在貸餘額分別為5643百萬歐元、10685百萬歐元、12446百萬歐元、13353百萬歐元,占其各地總額的份额分別是52.7%、63.3%、63.6%、63.9%。
捷信消費金融作為捷信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是原銀監會批準設立的第一批四傢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中國首傢且唯一一傢外商獨資的消費金融公司。
现在其已穩居國內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首位,其凈利潤也排在24傢持牌消費公司首位。
捷信消費金融官顯示,到2019年7月,其已進駐中國29個省和直轄市,覆蓋312個城市,擁有超過23.9萬個銷售點,活躍用戶為1600萬。
中國業務不良率9.7%
業績方面,2016年-2018年,捷信的凈利潤分別為2.1億歐元、2.44億歐元、4.33億歐元。
業務方面,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捷信客戶貸款總額分別為107.7億歐元、168.71億歐元、195.7億歐元、209.05億歐元。
銷售方面,已逐漸從實體店鋪向上轉移,到2019年一季度末,絡銷售正式超過實體店鋪,占比達51%。
其间,中國市場未償還貸款總額為56.43億歐元、106.85億歐元、124.46億歐元、133.53億歐元。
不良貸款方面,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捷信的不良貸款比率分別為6.1%、6.9%、8.4%、7.8%。
到2019年一季度末,捷信的消費分期貸款M3+逾期率為1.71%,現金貸M3+逾期率為1.38%。
報告期內,捷信集團的不良貸款金額分別為6.56億歐元、11.66億歐元、16.52億歐元、16.35億歐元。
捷信集團表明,2017年-2018年現金貸款及銷售點貸款的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首要由於中國的業務所形成的。
招股說明書顯示,中國境內的不良率從2016年的4.3%上升至2018年時達到9.7%。
不良貸款率也是捷信所存在的較大風險要素,若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則或许沒有足夠資本資源來吸收損失或向資金來源還款,從而或许對捷信集團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远景形成严重晦气影響。
高利率掩蓋風險或超過紅線
值得註意的是,捷信一向选用高利率來沖抵高風險。
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捷信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點貸款的均匀實際年利率為27%、22%、25%、27%,現金貸的均匀實際年利率分別為42%、37%、31%、30%,循環貸的均匀實際年利率分別為27%、25%、28%、34%。
據評級公司報告,2018年,捷信消金的均匀貸款利率為20.74%,但是,實際的貸款利率也存在超出36%紅線的情況,爭議官司時有發生。
在各大投訴平臺,不乏對捷信消費金融的投訴。諸如告贷43000元分39期還,每期還2273元,也沉淀需還88647元;35000元已還22個月金額為48696元,還需再換32942元等等。
2019年触及金融領域的罕見敗訴,法院認為捷信除瞭向客戶收取1.75%的貸款利息之外,還收取各種服務費,逾期還款違約金等,與此同時,捷信信馳公司也向客戶收取貸款办理費。實際屬於變向打破法定利率收取高息的行為,故超出36%年息的部分應認定為無效。
很多的投訴聚集於捷信集團利息虛高、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等。
高風險高利率下的捷信,能否上市成功還不得而知。但可以預知的是,若成功登陸,捷信的資本基礎及貸款規模均有著極大的好處。
據路透旗下《IFRAsia》稱,此次捷信擬融資規模將在10億美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