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造石油是什么制造的

人造石油,有這種東西嗎,不同油田的石油都是不相同,屬于很多物質的混合物,不可能有人會造這種東西,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你說的可能是從煤層,或者頁巖層采集的一些類似石油的物質,然后經過加工變成跟石油差不多的東西吧

? 中國人造石油之父

中國人造石油之父是趙宗燠。

中科院院士、中走進21世紀,“石油”這兩個字越來越牽動世人的神國人造石油之父走進21世紀,“石油”這兩個字越來越牽動世人的神經。政治家和軍事家們,為了各自國家的經濟利益和安全,日夜不停地謀劃他們的石油發展戰略。

人們已經預見到,不久的將來,石油將無可挽救地走向枯竭。于是,超級大國不惜發動殘酷戰爭,以千千萬萬人的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去攫取和控制石油資源。而我國,除了以政治的、經濟的方式參與有序競爭,主要是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力求降低能耗,特別是研究開發接替能源。

我們的辦法之一就是搞人造石油──從煤炭中提煉石油及其產品。今天,當我們重新開啟這個思路并扶托煤煉油工程再度上馬之時,不能不想起我國的人造石油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宗燠先生。

(2)人造石油擴展閱讀:

早年在人造石油方面研究成功多種合成液體燃料方法。20世紀50年代在恢復石油六廠生產中,完成了第迪爐氣化、合成氣深度凈化、合成石油鐵催化劑制備等一系列工作。

其后,在組織水煤氣中壓流態化合成試驗、煤的氣化和低溫干餾、油頁巖沸騰床燃燒新工藝試驗等方面均有建樹,為能源轉換及其生產建設作出了貢獻。

70年代后致力于解決“三廢”和環境污染問題,研究改革城市燃料結構,提出開發“第五能源”(節能)建議,推動能源有效利用。

? 石油是否能人工合成

可以。

合成石油,一般又稱作人造石油,是由氫和一氧化碳經化學合成而得的類似石油的產品。合成石油的制造技術最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最先從煤里提煉人造石油供應戰爭需要。

合成石油是由氫和一氧化碳經化學合成而得的類似石油的產品。即由水煤氣或用天然氣轉化而成的氫和一氧化碳混合氣為原料,在一定的溫度(180~260℃)、壓力(0.1~2.53MPa)及催化劑(鈷或鐵)的存在下合成而得。主要成分為各種直鏈烴。

(3)人造石油擴展閱讀

石油的分類方法主耍有以下幾種。

1、按含蠟量分類

一般是在石油中取出一餾分,其粘度值為 53mm2/s(50℃),然后測其凝點。當凝點低于-6℃時,稱為低蠟石油;當凝點在-15℃~-20℃時,稱為含蠟石油;當凝點大于21℃時,稱為多蠟石油。

2、按含膠質分類

以重油(沸點高于300℃的餾分)中膠質含量來分。含膠質量小于17%,稱為低膠質石油;含膠質量在18%一35%,稱為含膠質石油;含膠質量大于35%,稱為多膠質石油。

? 人類能制造出石油嗎

可以。

石油是一種液態的,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礦產品。原油是從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稱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從煤或油頁巖中提煉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氫、硫、氮、氧。

希望采納

? 能不能人造石油

能,但是還不能工業化,目前只是"實驗室"階段.碳化鈣跟水反應可以得到乙炔,乙炔是有機物,通過一系列的有機化學反應就可以得到石油中的各個組分.

? 石油為什么是不可再生的人可以制造石油嗎

之所以說石油不會枯竭,是可再生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科學家發現在一些干枯的油井通過一段時間的氣質之后,又會產生石油,所以科學家認為這是地球在地底深處通過一些碳氫化合物轉變成石油的所以石油是不會枯竭的。

能量來源于地震微震中射入的能量,雷爆天氣閃電射入地下能量。能量轉換定律,加工地下物質,地球外殼下層可蛻變物質,被震、雷射入能量,打破地球內部,內部物質發生變化,就孕育著石油、有機能源。

? 人造石油是什么意思

人造石油

石油不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工業中化工產品(如塑料等)的重要原料。但地球上石油的含量畢竟有限,科學家們預測,到21世紀末,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可能會被開采殆盡。因此,尋找石油替代品已是大勢所趨,這就提出了生產“人造石油”來替代原始石油的問題。

英文名

synthetic crude oil

沸點

89

密度

0.85

外觀

淡黃色

閃點

46

制備

用固體(如油頁巖,煤,油砂等可燃礦物),液體(如焦油)或氣體(如一氧化碳,氫)燃料加工得到的類似于天然石油的液體燃料。主要成分為各種烴類,并含有氧、氮、硫等非烴化合物。

主要采用①煤、油頁巖或油砂的低溫干餾法,②煤間接液化法,③煤直接液化法等。人造石油的性質與天然原油相近破壞加氫法。由煤、煤焦油、石油重質餾分或頁巖油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氫起反應而成粗制品,再經加工而制成各種輕質石油產品。可使60%~80%的原料變成汽油。還有合成法:由氫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在適當的溫度、壓力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合成石油,含直鏈烴較多,可分餾為各種液體燃料和石蠟等。 故其進一步加工及利用與天然原油相似。

? 中國人造石油之父是誰

中國人造石油之父,是趙宗燠。

趙宗燠(1904年11月28日-1989年10月10日),愛國科學家,著名燃料化工學家、能源和環境保護專家。1949年底恢復了原料氣制造設備DDR爐的運行。同時,他指導了與中國科學院大連石油研究所的合作,研制出生產合成油的常壓鈷催化劑、釷催化劑、鎂催化劑及合成生產裝置,解決了造氣、合成等關鍵技術問題。而后與大連石油研究所再次合作,研究開發出性能更好的用于合成油生產的溶鐵催化劑,獲得了國家級獎勵,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獲此殊榮的重要成果之一。1950年,合成油生產裝置全部試運成功,生產出合格的合成油產品。

到1954年該廠復建全面完成,合成油年產量達到3萬噸,大大超過原設計能力,幾乎與當時全國最大的玉門油礦的產量相當。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采納。

? 人造石油是怎樣發展來的

石油不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工業中化工產品(如塑料等)的重要原料。但地球上石油的儲量畢竟有限,科學家們預測,到21世紀末,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可能會被開采殆盡。因此,尋找石油代用品已是大勢所趨。這就提出了生產“人造石油”來替代原始石油的問題。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氫,要生產出石油代用品來,其中的成分就必須以碳和氫為主。大家知道,煤作為一種燃料,也是以碳為主要成分的物質,其中也含有氫,但氫的含量卻遠遠低于石油。由于煤在地球上的儲藏量比石油大得多,因此有些科學家設想,將煤加上氫,使其中氫的含量增加。當煤中的碳氫比例接近石油時,煤炭也就被液化成為人造石油了。這一設想不僅在理論上是有根據的,在實踐中也已經完全能夠做到。通常的辦法是在煤中加氫之后再加上高壓,這叫直接液化石油。還有一種辦法是先將煤氣化產生合成氣體(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氫氣組成),再進一步將合成氣體液化成液體燃料或化工產品,這叫間接液化。

南美洲的一些國家用間接液化技術生產出烴類燃料、有機合成原料(如乙烯、丁烯及蠟類等)和富氫化合物、實現了煤的綜合利用。而德國、日本、美國和中國都采用直接液化技術。比如我國已建成有世界水平的液化實驗室,并準備在山東袞州煤礦用煤進行液化生產人造石油的實際應用。

生產人造石油還有另一條途徑,這就是“種植”石油。提出石油可以種植,也許有人以為是“天方夜譚”。這不奇怪。

阿凡提“種金子”的故事差不多家喻戶曉,但是金子實際上是種不出來的。生產石油靠鉆井。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和克拉瑪依油田等,都是靠鉆井,把地下的石油抽出來,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有人就敢于幻想:既然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桐油、豆油可以在地里“種”出來,為什么石油就不能“種”出來呢?

美國化學家卡達文是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就相信石油可以“種”出來。1987年他就說,人完全可以像生產花生油之類的油一樣,從有機植物中直接生產出可以當作燃料的石油來。并且,他到處尋找能生產石油的植物。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發現了許多能“擠”出石油來的植物。一天,他發現一種小灌木的樹干里含有大量像乳汁一樣的東西,只要把樹皮劃破,乳汁就流了出來,就像橡膠樹能流出橡膠汁一樣。他把這種乳汁拿去化驗,發現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和石油一樣的碳氫化合物。他把這種小灌木稱為“牛奶樹”,有人也叫它綠玉樹。總之,這是一種可以“種”出石油來的樹種。后來,人們又發現一種續隨子樹也能流出乳汁來,這種樹高約一米,一年可收獲一次,而且既耐嚴寒又耐干旱。還有一種灌木叫三角大戟,樹皮很柔軟,劃破樹皮后也能流出含石油成分的乳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