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七年後,優信帶著2017年19.51億元的總營收在納斯達克敲鐘瞭。同時,也是80後戴琨帶著13年的創業夢想,步入瞭新的起點。
藥明康德股價,藥明康德股價
北京時間6月27日晚21點30分,優信集團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UXIN”,發行價9美元,市值27.61億美元。
上證a股,上證a股
5月29日提交招股書顯示,優信計劃擬籌集最多5億美元資金。今日(6月27日)最新報道顯示,優信已經把這個數字降至2.25億美元。现在,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二手車买卖網站Carmax市值為134.70億美元。
2345股票代碼,2345股票代碼
優信树立後,先後推出瞭優信二手車和優信拍兩大买卖業務。“優信二手車”供给二手車零售的電商平臺,為消費者供给二手車購買環節中相關的咨詢、購買及售後等服務。優信拍是一個B2B拍賣平臺,並向經銷商供给檢測、收付款、過戶、物流等服務。
除瞭买卖服務,優信還有金融業務。優信金融是基於二手車市場的金融衍生類服務機構,為二手車的零售金融和供應鏈金融供给金融服務。業務涵蓋對公融資、消費信貸、二手車延保服務等汽車金融產品,幫助消費者下降購車門檻,加速經銷商的業務拓宽。
面對技術革新時代,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在此前的采訪中泄漏,優信集團的人工智能團隊已經超過100人。
他認為在整個二手車的买卖過程中,有四個部分是需求人工智能學習的。“榜首是在車輛檢測的過程中,需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去介入,我們要佈局線下许多車上數據的供给商,目標是树立中國最大的汽車修补和保養數據庫。我們現在已經檢測瞭500萬輛二手車,歷史上每次檢測的數據我們都會留存下來;第二是买卖數據,买卖數據能幫助我們有用剖析車輛的價格;第三是怎么讓消費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車輛,便是我們的車輛推薦系統,也是智能化學習的;第四是通過树立相關流程的模型,讓消費者買車的時候能夠敏捷通過審批。”
投資者難忍七年之癢?从头翻看優信於美國時間5月29日向SEC提交的IPO申請書能够發現,在收入端,2017年集團收入大致由三部分組成:優信二手車11.7億元、優信拍5.19億元及2.57億元其他收入。在买卖中,相當一部分收入來自於二手車金融業務。
汽車买卖平臺轉戰金融業務謀求盈余在最近兩年如同成瞭慣例。大搜車和易鑫先行,主打金融產品包裝成的“首付一成”購車计划;隨後,車很多集團與優信先後也先後發佈瞭各自的融資租賃業務。車置寶和天天拍車在6月同時公佈瞭新一輪融資,在融資後的計劃上也不約而同地说到瞭優化供應鏈金融體系。
除瞭跟上行業內的大潮流,優信的二手車B2B、B2C業務模型在进步买卖功率方面得到瞭市場上的廣泛認可,比较之下,C2C二手電商愈加難以為繼。
但讓投資人為難的最大要素之一,想必便是二手車電商一時無法中止的廣告投入瞭。這也使得平臺面對價格不斷攀升的流量,邊際本钱卻始終居高不下。
现在,競爭場面的殘酷不減當年,落井下石的是,獲客本钱越來越高。或許,在投資人與盈余的壓力下,未來的幾年中,市面上留存的二手車互聯網平臺將加速上市抑或整合的腳步。
“廣告戰”並非戴琨原意優信並非是其創始人戴琨的榜首次創業,他曾參照AutoTrader的形式創辦過一傢二手車信息分類網站,隨著該項目被易車收購,戴琨進入瞭易車擔任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後被录用為易車公司副總裁。
4年後的2011年,戴琨結束瞭在易車的4年“进修”,獨立門戶創辦優信。在此前的媒體采訪中他曾坦言,“在易車期間,我的提高十分十分大,這個收獲裡面60%來自於李斌一個人。在难望项背的時候還是需求跟著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去學習他怎麼浓艳、怎麼看戰略、怎麼融資,所以在易車學習瞭怎麼去管理一個公司。”
而瘋狂補貼的打法並非戴琨“殺紅瞭眼”。
面對二手車行業廣告戰的廝殺,戴琨顯得“冤枉”。他曾在不同場合公開表明過自己的無奈。“(補貼進行瞭五個月後)到那個方位,不或许停下來的。假如你停瞭下來,不就證明自己錯瞭嗎,於情於理,死撐也得撐下去。”在2014年與車易拍的競爭中,優信每個月花在補貼上的錢達到瞭三百萬美元。這場戰爭的結束,最終還是靠資本方“江湖救急”。
此前,優信集團已經融資到瞭E輪,除戴琨之外的原始個人股東已經陸續悉数退出,在招股書中的股權架構顯示,幾傢機構股東也不見瞭身影。
在提交招股書前,優信的董事和高管持股份额為:戴琨持股份额為24.9%,為公司榜首大股東;一切董事和高管總持股份额為28.9%。優信首要外部股東百度持有10%股權,山君環球基金持有9%股權,Hillhouse UX Holdings Limited持有8.4%的股權。
二手車互聯網企業不再是資本的寵兒二手車的故事確實好講。
近年來,二手車年买卖量增長率總能維持在20%上下,這個數字讓行業內外看到的是巨大的增量市場,行業玩傢開始層出不窮。但他們不太願意提及的是,互聯網途径全網銷量至今無法都攫取其间1/5。
二手車看似融資火熱,鋪天蓋地的廣告顯得財大氣粗,但仍然掩蓋不瞭缺錢的事實。并且很或许,现在平臺經手的买卖量越大,虧損越嚴重。對此,資本的態度逐漸變冷,二手車行業的融資也越來越難拿。
從優信公佈的招股書看,其2017年總營收約為19.51億元,同比增長136.7%,凈虧損約27.48億元。與2016年凈虧損13.93億元比较,虧損起伏再次擴大。
優信對此心知肚明,在招股書中其坦誠表明:“集團將持續擴大投資及業務運營方面的資金投入,现在暫沒有盈余或產生正現金流的计划,乃至將繼續承受严重損失。”
在燒瞭這麼多資金資源後,眼下市場現狀恐怕並不抱负,補貼也看不到盡頭。
2018年3月,車很多集團(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宣佈完结8.18億美元融資,其創始人楊浩湧在媒體溝通會上表明4月將會公佈整輪融資音讯,距離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三個月瞭,不知是瓜子開始走低調路線還是這事兒黃瞭。易鑫现在市值在190億港元上下徜徉,與上一年11月登陸港股時的發行價比较,市值蒸發60%。本年6月拿到新一輪融資的車置寶創始人黃樂曾在專訪中對億歐汽車表明“每一輪融資拿的都不简单”。
互聯網真正解決瞭二手車市場的問題嗎?如同並不明顯。當然,我們也不能全盤否認互聯網的效果,應該信赖科技互聯網未來一定能夠為二手車行業帶來質變。但眼下最重要的或许並不是線上企業之間的廝殺,树立公眾對二手車的信赖和承受度才更要緊的。但树立人人信賴的標準任重道遠,也許建議標準的条件是行業中出現一傢獨大的巨頭企業,但若遲遲沒有統一的規范,行業巨頭的養成之路會更艱辛。
不论怎麼說,納斯達克敲鐘的瞬間都能够稱得上是優信歷史上的光榮時刻。但上市對於優信或许二手車互聯網行業來說都不是“happy ending”,更艱難的盈余問題、信誉問題等等行業頑疾——都還沒有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