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板一周年,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变革史上,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裡程碑。
外匯申報,外匯申報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汹涌新聞推出《及第一年:科創板開板一周年特別報道》,邀請資本市場頂級專傢,一線金融機構負責人,上市公司負責人,回顧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一年來的得失,展望新起點上,科創板的变革远景。
簡單炒股技巧?簡單炒股技巧
本期注销的,是汹涌新聞對瑞銀證券董事長錢於軍的專訪。
南边貨幣基金?南边貨幣基金
瑞銀證券董事長錢於軍
瑞銀是伴隨中國證券業開放的外資機構,從最早树立合資券商,到现在實現控股。“我們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受益者,我們希望做出我們的貢獻,成為市場的建設者,來推動变革、推動市場逐渐地走向老练,包含國際化、機構化程度的進一步进步。”錢於軍說。
錢於軍於2015年重新加入瑞銀集團,出任中國區總裁及瑞銀集團亞太執行委員會成員, 2017年末至2019年10月擔任瑞銀證券總經理,之後“接棒”瑞銀證券董事長。
作為科創板規則體系树立之初的參與者,錢於軍認為,科創板是個創新性的变革。科創板的創立能幫助一些潛在發行人,特別是许多曾经不盈余但具有科創性質的,在有些產業有中心競爭優勢的企業。科創板第一次給這樣一些優秀的中國企業多一個上市選擇,也給外資在中國市場投資多瞭一個潛在標的。
瑞銀證券是唯一一傢參與科創板發行的外資控股券商。做納斯達克或香港IPO的經驗,讓瑞銀也更適應註冊制变革。
在錢於軍看來,未來科創板能够從幾個方面繼續推進变革。
首要,將來的变革要逐渐地往有利於機構化的方向發展。
第二,監管的規則更簡單明瞭,一旦公佈瞭盡或许長時間、能不修正都不要改,假如要修正,要廣泛地咨詢意見。
第三,买卖的组织方面有更多的便利性、透明度、靈活性。
第四,盡快出臺QFII、RQFII的新規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希望科創板應該繼續抱著堅定的变革决心,扫除萬難,繼續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機構化,乃至更高開放程度(做出貢獻),讓中國資本市場更能在全球范圍內打出發展招牌,成為招引大規模外資進入的一個干流市場,和中國資本走出去的一個堅實的母國市場基礎。”錢於軍對科創板寄予厚望。
以下是汹涌新聞記者與錢於軍的對話實錄:
汹涌新聞:科創板設立一年瞭,在過去規則體系的树立當中,瑞銀也有參與。回頭看,你覺得應該怎麼去評價科創板的設立,解決瞭哪些過去資本市場的痛點?帶給市場哪些改變?
錢於軍:我想科創板首要是一個新生事物。從我們了解中國变革開放,特别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思路來說,科創板首要是能幫助到一些潛在發行人,特別是许多曾经不盈余的或许說微利的,但具有科創性質的,在有些產業有中心競爭優勢的企業。科創板第一次給這樣一些優秀的中國企業,考慮科創板作為一個上市的選擇。别的這也給外資在中國市場投資多瞭一個潛在的標的,或许多瞭一種類型的公司,能够來A股裡面選擇。
别的,我覺得科創板最重要的一條,是註冊制的变革,過去的上市是由中國證監會通過發審委,通過它的發行部等進行,當然买卖所也參與,首要是中國證監會的行政審批制。科創板的出現,在過去三十來年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中,第一次提出來以上市人的发表為主,然後通過买卖所树立審核中心,悉数公開在線上審查。最後,經過若幹輪問詢以後,由买卖所首要來看有沒有通過審核來推薦,最後的註冊程序需求到中國證監會去完结,比及註冊完结瞭就能够發(行)。
從時間上來說,原來證監會審批下的IPO,有些項目排瞭三四年到四五年,不斷地更新報表,不斷地更新公司的发表文件。而科創板,通過註冊制,給瞭我們國內擬上市公司一個比較便利的、以市場发表為中心准则基礎,别的首要是靠市場力气的發揮(的上市准则)。這樣的一種组织,你能够幻想,對投行券商做保薦人,就(需求)很慎重地來考慮,作為市場的參與方,我們也都會根據每個当地每個市場的監管要求,盡或许來適應。
我想,科創板總體來說是個創新性的变革。我認為實行註冊制上市,也是一個十分好的新的資本市場發展的方向,所以總體來說是一個十分值得嘗試的,也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变革),從第一年的運作來說,總體是比較穩的。
我們覺得,也產生瞭不少市場認為有投資價值的在科創板上市的科創類型的企業。當然,它們將來能不能贏在長遠,還要看,一年太短瞭,作為上市公司。我信任,以後A股希望看到的是上市有10年、20年、幾十年,乃至將來有上百年上市的老练企業,不斷地給股東、散戶和機構投資人帶來很好回報的一些優秀的藍籌企業,或许我們說的白馬股、業績比較優秀的那些企業,所以我覺得是個开始的成功。
汹涌新聞:你怎麼評價科創板的運行情況?從流動性的视点看,你覺得科創板买卖足夠活躍嗎?
錢於軍:A股的整個市場买卖都不是問題,买卖的流動性跟我們散戶總數有關系。中國A股市場,大约超過百分之六七十,也有統計超過七成半以上的买卖都是散戶為主在進行的,所以买卖的熱烈,一般來說都不是問題。
那麼,科創板在初期,首要它的定價是按市場規則來,所以這已經是個很好的進步。因為它上下起伏的份额適當地放寬瞭,漲跌停板也從10%上升到20%,我想這些要素都标明买卖量是能够扩大的,别的股票的上下波動區間也是能够放寬的。
所以總體來說,我們覺得流動性是不錯的,隻不過有一條便是,在科創板的初期,包含現在,我覺得真实參與進來的國外的大機構(不多)。外資絕大部分都是大的機構投資人,還不那麼踴躍。
我想這原因有许多。畢竟這是個新生事物,作為比較習慣於投資老练市場的(機構),對(科創板)規則都(需求)吃比較透。(對於)不吃透,不會冒然去投某一種資產類別的外資來說,它或许會略微謹慎觀察。
别的,第一批科創板公司的規模都屬於中小類型的,其间真实在市場流转的量是有限的。流转的量小,對大機構參與是晦气的,它或许會考慮到至少要有上百億或许幾百億的市值,乃至它講的市值是流转市值。假如流转市值要有100億的話,加上非流转的部分,這個公司的市值在科創板上自身或许就要有200億300億這樣的規模,這樣的企業有,但不是每一個科創板(公司)都有這麼大的規模。
所以,我想在開始,外資不參與(科創板)這個是很正常,但我們也是希望,現在科創板上的上市企業數量也逐渐地添加,打破100傢乃至將來打破200傢的時候,有必定的一攬子的選擇,也許單一的科創板風險比較高,因為都屬於新興企業。假如你搞一個一攬子科創板的,哪怕有ETF或许其他的一些衍生產品能够供選擇。這樣我覺得機構投資人就會更多地來參與進來,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变革事物剛剛出現的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我覺得能够再往下看一看,應該外資會開始關註瞭。將來(外資)進入科創板來尋找好的值得投資的標的,也隻是時間問題。
汹涌新聞:科創板落地以來,瑞銀證券也主承瞭IPO項目,從投行業務的视点來說,科創板對券商提出瞭怎樣的要求?包含你們在展業的過程中,有沒有在業務形式或许是內部機制方面做出調整?
錢於軍:科創板是以发表為主,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瑞銀證券在做國內科創板的保薦人和主承銷,充沛凭借瞭我們海外做納斯達克或许香港IPO的一些經驗。也便是說,我們或许更適應於內地做註冊制的变革,等於把國內對A股保薦人和首要承銷機構的要求,进步到跟在海外干流老练市場做IPO的一個平等的要求,乃至有些領域更嚴格。
我們覺得,對瑞銀來說,科創板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來展现我們全球性的投資銀行運作,把海外的许多成功經驗帶進科創板的具體操作來。前期表現在我們很早就接入我們全球的行業團隊,我們的行業組是比較強的,有長期的積累。我們在選擇一個科創板上市客戶標的時,不僅幫它跟A股的和其他已上市的國內公司來比較,我們能够把它放到亞太區和全球一個領域,比方說醫療保健領域,我們來比較,看看這個公司特征安在,它的優劣勢安在。
别的,在做剖析研讨的時候,我們也是用全球的一套體系和標準來衡量科創板的上市公司,所以我們的研讨報告一切大的機構投資人都是很了解的,也便利他來做比較,要不要做投科創板標的選擇。
總體來說,我們作為投行給發行人專業的建議,給市場發出一個很專業的信息,包含我們的剖析報告、我們的觀點,最後在二級市場給予很重要的流動性的支撑,包含我們也嘗試瞭用“綠鞋”的办法來穩定後市。
我們覺得,我們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受益者,我們希望做出我們的貢獻,成為市場的建設者,來推動变革、推動市場逐渐地走向老练,包含國際化、機構化程度的進一步进步。
汹涌新聞:作為外資券商,瑞銀擁有愈加國際化的視角。科創板自設立之初就被稱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你覺得科創板現在跟海外老练市場比方納斯達克之間還有多少距离?
錢於軍:談到距离,首要從時間上來說,中國的A股市場也不過三十年的歷史,而納斯達克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树立,港交所是在上世紀80年代完结整合。
今日的科創板,或许說我們整個A股市場發展時間尚短,短時間內已經做瞭這麼多作业,對外開放的程度現在也日新月異、不斷擴大。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意義上,或许不能過於苛求 A股市場的老练程度。
但我想,假如要從呵護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們都希望抱著最杰出的願望,希望A股將來成為亞太區干流的資本市場;别的,隨著中國資本的走出去,又成為中國資本的堅實基礎。從這個视点,我認為有幾點,科創板,包含A股,能够跟納斯達克和港交所學習的方面。
首要,全球首要的市場最終要靠大機構為主,當然這並不是要把占中國市場干流、總開戶數占瞭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散戶消滅,而是大大加強機構投資人的實力,在市場總持股量的比重和市場买卖當中的比重。同時,我們應該鼓勵中國的散戶在繼續堅持自己直接參與的同時,就像這次科創板一樣,適當地設一些散戶的門檻。對於比較中低端的散戶,便是資金比較小,或许資本市場的新兵,鼓勵他們去通過買基金參與科創板,也便是說間接地通過專業的投資機構和基金公司的運作,讓散戶能夠享用到這些新興市場的投資回報。
機構化的程度越高,對市場的風險接受度越高,更利於推出一些新的变革。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將來的变革要逐渐地往有利於機構化的方向發展。
第二,監管的規則最好是比較簡單明瞭,可預見性強,透明度高。監管要盡或许少用有形的手來幹預市場,通過推動市場的力气來引導。别的,一旦(規則)公佈瞭,盡或许長時間、能不修正都不要改,假如要修正,要廣泛地咨詢意見。
第三,买卖的组织方面有更多的便利性、透明度、靈活性。比方海外很遍及的,機構投資人都能够把手上持有的股票借出去,都能够通過自己借券來做必定的對沖。
第四,盡快出臺QFII、RQFII的新規則。為什麼更多的外資選擇走滬港通和深港通?MSCI的標的便是根據滬港通、深港通來的,而沒有依照QFII、RQFII的標的來,我想自身也能說明必定的問題。我自己覺得,是到瞭時候調整一下,讓QFII、RQFII的投資人,也有一個同樣的好的體驗。
汹涌新聞:上交所近期發佈瞭下一階段科創板变革的思路,包含树立長期投資者准则、完善出臺再融資規則等,對此你怎么評價?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內容你認為能够進行進一步变革?
錢於軍:我覺得是正面的。雖然有人會說,才搞瞭一年時間有點快,但中國的事,许多都是海外市場十幾年幾十年做的事,我們幾年也能够嘗試,因為我們在追趕。
我想我們國內的資本市場必定要跟全球干流的資本市場來接軌,因而,科創板在一周年時又在推動下一步的变革,我覺得這是十分好的。
假如要講進一步的合理化建議,首要,我覺得,能够審視一下第一批科創板的一些准则,還需不需求必定作為硬性的規定繼續下去。比方說跟投准则,我們認為不需求,應該把放到下一輪咨詢意見,把它變成一個可選項。假如發行人和保薦人、券商、主承銷商之間達成一個市場原則,雙向的選擇大傢都認可,能够允許去跟投,當然要註意對一切投資人的公正對待,不應該說看到好的標的就搶著多買许多。
我們應該按市場規則辦事。大的券商的投行部跟直投部門本來應該獨立運作,但科創板的規則一確定,投行跟直投就自己內部捆綁在一起,但是在券商內部的績效評估、步調決策和獨立性在這裡面就略微有所犧牲瞭。所以,我覺得長遠來看,這個是能够再考慮的。
其次,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例如,讓QFII、RQFII享用一切國內機構投資人能參與的,以及場內外的衍生品期貨和各種ETF各種產品,來實現充沛的風險對沖套期保值,這樣能够給整個市場參與者一個感覺,這個市場是十分開放的,十分公正的,給我們供给一切的或许性。我們在合規合法情況下,來開展一些受監管的活動,這樣,外資才干在將來發公募基金的時候,得到中國老百姓的認可,得到中國機構的認可,來認購它的基金,這樣它浓艳的基金量才越來越大,它的事業才干越來越成功,在A股市場復制海外市場幾十年以來的“神話”。
汹涌新聞:本年資本市場的另一件大事兒是創業板变革方案出爐,你認為這兩個板塊應該怎么錯位發展?
錢於軍:未來科創板和創業板能够有必定的錯位,但不要太故意地說,哪一類公司必須要去科創板,哪一類公司必須要去創業板。資本是永不眠的,公民幣資本在國內資本市場內不應該被太多人為地操控。在這樣的前提下,有必定的錯位發展是能够的。
科創板強調六大硬科技六大領域,更多的需求技術的硬含量,創業板沒有。創業板當年便是一個新興事物,有點像跟主板有所區別的新興產業。我們的客戶就會說,自己對標科創板(的要求)或许達到也或许達不到,那就无妨多個選擇去嘗試創業板,我覺得這不是壞事。所以我覺得,兩個板塊既要有分工,或许也要允許有重復的部分,有健康的合理的競爭,也能够最後讓市場選擇。
這兩個市場我們都看好。創業板應該講,總市值有將近10萬億的存量,存量的IPO逐渐地轉軌到註冊制,我們判斷應該會十分平穩地過渡,也會有很好的一個開端。同時,科創板的人才儲備、經驗儲備和審議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經驗,又能够跟深交所進行沟通,模模糊糊確保市場健康杰出地運營,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功德。
汹涌新聞:對科創板您還有哪些等待?
錢於軍:我想首要要祝賀,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变革。别的也祝賀一年以來获得的成績,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希望科創板應該繼續抱著堅定的变革决心,扫除萬難,能够繼續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機構化,乃至開放程度越高(做出貢獻),讓中國資本市場更能在全球范圍內打出亮麗的下一步發展的招牌,成為招引大規模外資進入的一個干流市場,和中國資本走出去的一個堅實的母國市場基礎。
當然它的定位還或许更高,上交所也希望能夠成為公民幣许多重要的資產定價的一個当地。我覺得,科創板在這個裡面會起到方向性的效果,因為它是把中國資本市場跟國際資本市場接軌,也是逐渐把中國資本市場更容易地融合到國外機構投資人所了解的那一套IPO市場和二級买卖市場。所以我想是祝賀再加希望,我信任必定會發展得更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