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内在动力正在密集,既然不可能一路强势上涨,同时包括大盘蓝筹股在内的各类股票多数还处于蓄势状态,而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其演变方向,对它们也是有利的,所以,市场虽然持续上涨了四个月,但并不会在5月初就结束行情,后市应该说仍然具备再度走高的能力。
结果却并不是这样,过后还是题材股走势显得更为强劲一些。这次,凭借着国家对福建开发新政策的推出,“海西概念”强势升温,这一题材主导了当天的行情,而大盘蓝筹股则再度进入了调整的状态。特别是在前一交易日股市上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大盘蓝筹股,其中不少至少在现在看来,其进一步走高的市场基础还不是很具备。
先行指标向好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十分依赖业绩作为股价支撑的大盘蓝筹股来说,仅仅有这些还不够。一方面是对行情进行了整理,同时也是让投资者在此进行了“换班”。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在整数关位前不断进行较为充分的换手,对于后市的上涨应该说也是有利的。
2800点是最近两个月的市场运行目标位。大盘在有了明显的上涨之后,反复坚定的分析后认为,进行一次调整是必要的,这既是消化获利盘,同时也是为仍然在择机入场的资金提供一个机会,也让对后市不安的资金提供一个退出的理由。
量能变化演绎后市分歧,沪市再推高百余点完全有可能。但问题在于,出现在4月下旬的调整本身就不是很充分,在获利盘没有得到有效消化的情况下,如果大盘继续强势走高,实际上是会留下很多隐患的。
此类状况的反复出现,提示了一点,就是市场不具备持续快速上涨的能力。像2007年下半年的这种大盘蓝筹股一路领涨的行情,基本上是不可复制的。
市场就是市场,具备自我独特风格,目前,大盘蓝筹股一涨,就有人认为行情风格转换了,蓝筹股将持续上行。
从技术角度分析,如果这次调整比较充分的话,那么下一次较大的调整,也许是在股指摸高到2700点以后才会进行。就这些对行情的运行至关重要的股票来说,客观而言现在还不具备连续上涨的基本条件。贸然上涨,可能会导致更深幅的下跌。这一点,在前一段时间也已经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过。
从这个角度来说,时下所出现的高位调整,的确不是什么坏事,是在为后市的再度上行准备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对于仓位偏轻的投资者来说,现在的调整或许是个值得留意的入市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