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海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国家发改委最新调整药价,这也是第27次药价调整。其实,药价调整一直贯穿整个行业的成长,但医药行业的规模一直在增长,药价调整并没有阻碍该行业的发展。近年来进行的多次药价调整中,一般降价幅度都在20%以上。统计显示,医药制造业的收入除2006-2007年处于低谷以外,均保持了约20%的增长。
海通证券指出,从历史来看,医药行业股票相对市场整体都会有一定溢价,只是随着市场热点和行业基本面的变化,所取得的溢价程度不同而已。鉴于我们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及局限性,在年报不及预期、缺乏更多刺激因素的情况下,医药板块显得并不那么具备吸引力。虽然这次降价仅涉及常用药类,但也不排除后续会对高端用药等做进一步价格调整。当然这些都基本在市场预期之中,医药板块将进入估值修复的过程,投资机会或在下半年出现。
鉴于以上判断,海通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三类医药股:1、研发驱动产业升级的公司,如恒瑞医药;2、具备资源优势的医药公司,如东阿阿胶;3、高端医疗器械类、稳定增长的公司,如乐普医疗等。
广发证券在最新发布行业研报中表示,目前航空板块存在交易性投资机会,主要基于2011年行业供需结构依然良好,目前估值水平位于历史低位,主要风险因素尚可控制。
一方面,京沪高铁分流影响较小,预计将分流国内航空旅客2%左右。2011年全年航空客运量能实现12%左右的增长,而预计可用座位数增长10%,行业供需结构依然良好,支撑客座率和票价的高位上行。
另一方面,2月份国内燃油附加费与油价联动上涨,根据测算,航空公司国内燃油附加费收入的增加基本完全覆盖用油成本的增长。而且,从国际成熟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看,经济复苏阶段航空公司主营毛利率呈上升趋势。这也表明,只要供需结构良好,温和通胀中油价成本更易于转嫁。
此外,今年全年航空行业的供需结构依然良好,目前行业风险可控,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建议把握交易性的投资机会。个股方面,可重点关注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
中金公司在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高企的油价将使煤化工板块直接受益。中国具有煤化工持续发展的土壤,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逐渐提高,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而廉价,在原油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煤化工优势企业仍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站在目前时点,华鲁恒升的业绩确定性更大,同时公司未来将转型成为高端煤化工企业,因此是首推投资标的。
另外,国际化肥需求旺盛,因此价格普涨,国际氮肥和磷肥售价普遍高出国内售价20%以上。上周国内尿素、磷肥、钾肥的价格基本平稳,受旱灾影响,下游备肥情绪受到一定影响。预计在灾情得到缓解后,经销商备肥和农民用肥需求在春耕来临之际有望集中爆发,建议全面布局化肥板块,首推华鲁恒升,同时建议关注中海化学、兴发集团、盐湖钾肥等。
化工股票中业绩增长相对确定、题材在未来能逐步兑现的股票,行业供需转好、景气上行趋势确立条件下的股票,未来都将出现一波良好走势,而这需要自上而下看行业供需结构而定,也就是供给增长受到抑制而需求持续增长,未来景气可持续提升。自上而下看好玻纤、MDI、制冷剂、乙二醇等领域,对应的个股则看好中国玻纤、烟台万华、巨化股份和华鲁恒升。
上证综指从去年12月31日的收盘2808点开始,截至今年2月28日收盘2905点,其间低达2661点,高至2944点,特别是进入2011年以来,大盘反复震荡整理,市场表现相当纠结。如何把握纠结市场中的投资机会,对投资者是一个挑战。
在震荡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市场上涨动力缺乏与紧缩的货币政策不断加码不无关系。在经济持续复苏的动力和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压力下,个人预计,今年股市整体将维持震荡态势。
继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之后,今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是大概率事件,巴菲特在近期致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中也表示看好美国经济前景,预言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一年左右开始复苏,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将给股市提供上升动力。另一方面,国内通胀水平处于高位,货币紧缩政策难以放松,流动性趋紧的局面将对股市造成一定压力。在这两个主要因素的作用下,股市震荡可能性较大,在震荡市场中主要把握结构性机会。
市场分化从粗浅转向精细
去年也是结构性机会,但去年的分化是粗浅的分化,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强烈预期下,但凡新兴和消费行业的股票,普遍跑盈传统行业股票。今年与去年不同的是,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逐渐披露,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持续发行以及新三板即将扩容带来的消费新兴行业股票供给的大幅增加,预计市场很可能会根据上市公司实际业绩情况进行精细分化,新兴和消费行业里业绩能持续高增长的股票依然有较好表现,没有持续业绩增长支撑的股票将会面临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杀。传统行业里,经过激烈竞争后存活下来的龙头企业,定价能力提高,如果行业需求有一些新的增长点,可能会有较好表现,如受益于保障房建设的水泥和受益于农村普及率提高的空调行业。
今年投资需要更精准选股
从历史上看,每年两会的主要议题通常会成为贯穿当年政策走向的主线,对之后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政治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股市热点,比如去年两会热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今年已召开的各地方两会来看,经济结构转型、保障民生成为共识和关注的焦点,这些焦点也会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并成为市场的热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构转型中重点扶持的产业,值得关注。保障性住房建设、收入分配改革、控制通货膨胀会是保障民生的有力措施。受益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材、工程机械,受益于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提高的一些消费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抑制通胀水平的水利、现代种业等行业也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