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LP,你们好,先来讨教一个问题:

“假如某家GP告知你,新一期基金方案募资100亿美元,持续投向高科技公司,不过为了快速决议方案,会将尽职查询简化、再简化,简化到能投多快投多快——12-18个月投完100亿美金,哪怕为此给予企业更高的估值,哪怕多少会影响报答,你说投后服务?对不住,没时刻。

这样一个GP,你投吗?”

这是曩昔两周,我连续抛给几位不同类型LP的一组问题。

一位国资LP的答案很有代表性,“不是咱们的菜”,不过他以为,“在高位套现,让其他GP接盘,也是才能的表现,作为财政型FOF是不错的挑选。”

一位既是LP,也有直投的母基金合伙人则反诘我,“为什么国内要有一只这样的基金,还嫌不行卷吗?”

真是个优异的反诘句,但我的答案是必定的:跟美国商场比较,确实还不行卷。

十多年前建立的A16Z,凭仗一套认知输出+人海战术+全方位投后服务的全新打法,加之敏锐的眼光和斗胆的出资风格,让本来羞羞答答、你侬我侬的美国VC大喊“传统被推翻”,闹得现在国内的VC也是言必谈投后。

2021年,对冲基金发家的TigerGlobal Management(山君举世基金)以更为急进的出资战略,成功让美国的危险出资商场卷出了新高度,Crunchbase数据显现,Tiger Global2021年对草创企业的出手次数是2020年的4倍多,到达335笔,仅次于两个创业加快器YC和Techstars。2021年出资数量最多的出资组织,来历:crunchbase

假如单纯是出手次数上碾压传统VC也就算了,偏偏2021年Tiger Global在募资金额(超越150亿美元)、领投公司融资总额(290亿美元)、捕获独角兽数量(176家)这些数据全方位碾压传统VC,你可能会置疑这是闭着眼睛瞎投,收益率必定高不了?

Tiger Global最近的第15支基金募资文件显现,前14支基金的IRR高达34%,扣除费用后还有27%。

上一年十月,山君在迎来了第15支基金88亿美元的首关,估计在本年3月该基金规划100亿美元,方案12-18个月内悉数投完,你说还有比这更卷、更张狂的事儿吗?

Tiger Global的打法为什么这么过火?多半是由于他们对出资这事儿的观念,跟一般VC截然不同;你说这只山君的潜台词是什么?想必是这样的:出资便是个**的作业,不要往里面加太多情怀,什么赋能、支撑经济立异杂乱无章的,这便是个单纯的金钱游戏,是的,名声和权利通通不要,便是搞钱。

一言蔽之,“不装了,我摊牌了”。

反过来说,Tiger Global这种更“朴实”的打法,也在揭开传统VC的一层惊骇:“只认钱”的出资战略会是一种降维冲击吗?

山君来了

就如本文最初所描绘,Tiger Global围绕着“快速出资”这个要害词,整了不少推翻性的大活:

榜首,Tiger Global将大部分的投前尽职查询外包给贝恩咨询,自己则只针对被投公司有一个极简的了解进程,比方开个会聊聊、了解一下根底的财政报表等;

第二,现已数次提速的传统VC,以周乃至月为单位的出资流程在Tiger Global面前仍然显得无比冗长,Tiger Global一般几天就可以完成出资;

第三,更高的估值,这一点不必过多解说,俗话说“上赶着不是生意”,想要赶快拿下案件,必然要支付更多的钱,只不过比较于传统VC,Tiger Global一般显得过于大方,比方在一篇报导中,曾有过这样一个比方:

Tiger Global现已报出了比公司报价高25%的估值,但CEO仍然说要考虑一下其他几只基金,Tiger Global又往桌子上拍了一亿美金,对方直接“跪了”,钞才能卷出新高度;

第四,对参加被投企业的董事会不感兴趣,对许多公司来说,不就相当于一份“钱多事儿少离家近”的作业吗?事实上,Tiger Global不只一般不参加公司日常运营和办理,也简直不做自己的PR,官网只需极简的介绍,这意味着Tiger Global有一大批忠心的LP票友,不操心募资;

第五,不着重投后服务,假如被投公司实在有需求,就去找贝恩吧。这与现在干流的VC截然不同,要知道就连只需几位合伙人的Benchmark,都在说“每个合伙人都会不遗余力协助你。”,Tiger Global则清晰表明没有这个时刻,寻觅下一个出资方针更重要。Tiger Global出资次序,制图/投中网,来历:crunchbase

综上所述,Tiger Global形成了以出资速度为中心的买卖战略,硅谷出资人Everett Randle称Tiger Global开宣告一种“飞轮效应”,在我看来,用财政报表中的存货周转率(次)打个比方,能更直观地展示Tiger Global的战略优势。

存货周转率(次)点评企业运营才能的重要目标,一般情况下,同类企业这个数字越大,意味着运营功率越高,但赢利率会下降。比方一台电视卖1万元,20%赢利率,每年能卖1万台,一年挣2000万;假如降价1000元出售,尽管献身了部分赢利,但每年能卖3万台,一年赢利就增加到3000万元。

所以你看,Tiger Global其实是将募到的钱当成存货,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案件贵一点不怕,出资企业的质量拉低一些也不怕,只需周转的够快,照样能取得不错的IRR(内部收益率),听起来难以想象,但对Tiger Global这类对冲基金来说,危险出资不仅仅对企业认知的比拼,也是一场当之无愧的金钱游戏。

Tiger Global能“薄利多销”,那其他美国出资组织呢?事实上,2021年能整活的,大多也是Tiger Global这类非传统出资组织,如Insight Partners、General Atlantic和OrbiMed等大PE,像InsightPartners近年来就显着加快了自己的出资节奏,比较2020年提高了近2倍,在2021年出手次数排名全美第5,力压当红的A16Z。非传统出资者的VC参加度飙升,来历:Pitchbook

Pitchbook数据显现,TigerGlobal这类对冲基金在危险出资的增加最快,到达了46.7%,以对冲基金、PE和主权财富基金为代表的的非传统VC,正在加快参加VC买卖,金额从2020年的1269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2538亿美元,增幅达100%。

Tiger Global显然是其间的佼佼者,依据PitchBook陈述,这些非传统出资者的B轮及后续买卖的年化报答率在10-15%,Tiger Global前14支基金的IRR高达34%,扣除费用后还有27%,尽管在2021年忽然提高买卖速度后,收益率比较会有所下降,但Tiger Global仅仅给LP供给了一份预期IRR18%的合同罢了,往后还有满足的下降空间,也难怪硅谷出资者提起Tiger Global就会头疼了。

干翻美国传统VC

在国内出资圈,Tiger Global、Coatue、DST三家一般会被拿来比对,一起的特色是出价高、条件少、不要决议方案权,乃至拿着大比例股份也不进董事会,但在创业者眼里,这样“老实”的本钱有些稀少难得,一位智能硬件创业者就以为,“赏识Tiger Global这种组织,究竟大多数企业也便是缺前几年的现金流罢了。”

但在其他VC等竞赛对手眼中,应战则是实在存在的,究竟面对一个与自己彻底不同的物种,假如诉苦被抢去了案件会更没体面。当然TigerGlobal遭到这种待遇也不是一两年了,在新世纪初,他们刚刚建立私募股权基金的头几年,就由于过高的出价,饱尝同行的批判和诉苦。

在国内,与一些成绩和名声不错的前期基金比较,TigerGlobal也经常被视为“接盘侠”的人物,不过刨去教育等一些特别的赛道,成果倒也不算差,当当网、阿里巴巴、京东、小米、字节、美团、达达、每日优鲜、商汤……从互联网、电商到新消费、人工智能,Tiger Global是一个也没落下。

2021年TigerGlobal忽然提高出资速度后, 来自美国同行的谈论和戏弄就更多了,出资人Everett Randle在一篇文章中罗列了如下比方,“Tiger!他们那也叫做出资?”“他们投得那么快,咱们连尽调还没做完。”“咱们输给Tiger的仅有原因,便是他们的出价比咱们高!”美国、印度和我国是Tiger Global出资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制图/投中网,来历:crunchbase

成果呢?Tiger Global对这些谈论和责备理都不睬,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这也契合这家公司一向以来的传统:专心于手头的作业,干就完了。

到现在,Tiger Global在全球现已发行了15期基金,前面14期基金的净IRR到达了27%,尽管与红杉等老牌VC比较还不行看,但这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数字。据彭博社报导,Tiger Global新征集的15期基金在上一年10月份迎来首关,募资额到达88亿美元,估计在本年3月终究征集100亿美元,恐惧的是,在上一年10月首关时,Tiger Global就现已完成了该基金1/3的出资,并且全年在出资数量上初次超越A16Z。

当年叱咤风云的“硅谷坏小子”在一帮“西装坏人”手里吃了瘪,能打败魔法的只需魔法。但从另一个视点看,在Tiger Global这条鲶鱼张狂搅动商场的一起,缔造这条鲶鱼的却也是商场本身。

自重新冠盛行以来,全球本钱商场阅历了史无前例的大放水,流动性史无前例的宽松,美股也是一向缓慢却无数次的改写前史新高。一级商场方面,募资也变得更简单,这两年包含Tiger Global、A16Z、Insightpartners、Coatue等VC/PE都完成了几十至上百亿美元的大额募资,摆在这些头部组织面前最急切的问题,变成了怎么找到并投到更多的创业者。2021年是全球危险出资金额创纪录的一年,来历:Crunchbase

Crunchbase数据显现,2021年全球危险出资总金额为6430亿美元,比较2020年增加了92%,创业公司的估值也是越来越贵,Pitchbook的分析师Cameron Stanfill以为, “财力雄厚的非传统出资者涌入,促进2021 年风投买卖规划和估值的敏捷扩展”。在近几年的国内商场,也有PE VC化,VC种子化的现象,比方红杉建立种子基金,高瓴建立高瓴创投等。

回头看Tiger Global,之所以在2021年忽然加快,中心原因在于“三傻”类的投法,收益其实现已能满意大部分LP的希望,而跟着全球流动性的众多,出资战略、品牌、投后服务这一类Tiger Global不拿手的范畴,现在再追显然是力有不逮,但钱就在那里,你不拿他人就要拿得更多,因而看在钱的体面上,那就投吧,并且已然要投,那就少整点虚的。软件服务和金融科技是Tiger Global最偏好的职业,制图/投中网,来历:crunchbase

关于战略的履行敏捷而又坚决,正是这类对冲基金发家的危险出资组织的特色,A16Z创始人Marc Andreessen就曾表明,“对冲基金这帮人每天都会改动他们的买卖,今日做多,过两天反手就能做空,他们喜爱抛弃旧主意,由于这能让他们**。有时候我也很想具有这种心态,可是这太难了。”

国内会呈现这样一只山君吗?

在技能与出资社区The Generalist 创始人Mario Gabriele编撰的一篇关于Tiger Global的长文中,他这样点评这只上一年大出风头的组织,“一只21岁的基金,具有共同的文明、传奇的协作伙伴关系、丰盛的报答以及调整其任务以习惯微观经济环境的前史。”

Tiger Global“调整其任务”的方法不可谓不剧烈,而与此一起,各类财富办理组织也都在尽力习惯所谓“微观经济环境”的改动,比方在WeWork事情后,包含软银前景基金在内的一切大型PE,都在企图经过更多的出资数量和更小的出资金额涣散危险,下降自己的危险敞口。

从2013年末开端削减种子期买卖的A16Z,跟着危险出资估值中枢的上升以及买卖次序边界的含糊,于2021年再次征集了一只4亿美元的种子基金;而老牌组织美国红杉则宣告建立“永续基金”,摆脱了传统VC10年的基金寿数,增强了本身的出资规划和灵活性,也削减了LP的退出时刻。

一切的改动都源于,危险出资正在越来越成为“值钱的可流动资产”:一方面,全球独角兽的数量已达1148家,其间有586名是2021年的新晋独角兽;另一方面,2021年IPO也是创纪录的一年,有238家公司IPO估值超越10亿美元,而 2020年为61家;最终,众多的流动性和多元化的退出方法,为Tiger Global这种“啥都不论便是投”的战略供给了底层根底。当然,有几位出资人也对我指出,TigerGlobal这种快进快出的游戏只适用于当下的“牛市”,现在不少危险出资公司都积累了巨额的账面收益,一旦流动性干涸,在面对估值中枢和盈余才能下降的“戴维斯双杀”,会“挺费事的”,这种忧虑当然不可避免,只不过现在更实际的问题是,一般VC怎么应对Tiger Global们的冲击。

这位说了,Tiger Global一半多的出资都在美国,咸吃萝卜淡操心关怀它干嘛?事实上,不仅仅美国商场,我国VC商场也表现出与美国趋同的趋势,并且不少中小VC生计都成了问题,就好像最初那位母基金合伙人的观念,我国VC商场现已这么卷,再呈现一只山君,还活不活了?CVsource投中数据显现,2021年也是我国VC/PE商场的大年,出资规划到达2320亿美元,出资数量也有所上升,最要害的是,单笔出资均值现已创了新高,超越2500万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依照上一年的数据,均匀单支基金募资规划8700万美元,单笔出资均值/单支基金募资规划的比值挨近1/3,所以你说撑起来现在这场出资游戏的,是小玩家仍是大玩家?

但现在国内大多数VC仍是羞羞答答,并且口径出奇的的共同。谈起出资,总在出资的都是职业顶尖公司,谈起被投企业似乎都是一只只美丽的小白兔,浑身晶莹剔透没有一丝杂毛;在规划方面也是遮遮掩掩,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得着重“有才能募更多的钱但仍然要抑制”,要不然便是“本着为团队和LP担任的情绪”。

一位头部基金的合伙人就曾对投中网指出,“什么精品基金,不便是募不到满足的钱吗?什么研讨驱动,哪个时机又是闭着眼睛瞎投呢?每个职业能跟咱们竞赛的就那么几家,募不到满足的钱就无法和头部基金抗衡,只能给自己打标签”。并且要论研讨,位列“美元三傻”的Coatue每年的研讨开销高达近亿美元,Tiger Global每年支交给贝恩咨询的咨询费也高达数亿美元,假如真觉得研讨才能比头部基金强的话,“那怕是真病的不轻”。

更为丧命的问题是,作为一个为LP收益率担任的人物,一些GP的数据也难言达观,比方某当地引导基金,投了十几家GP,好不简单熬到基金到期,却连一个到达一倍的DPI(现金报答率)的都没有,6、7年的时刻连本儿都还没回来,端的是投了个孤寂。

所以前述智能硬件创始人就坦言,赏识TigerGlobal还不仅仅钱的问题,更由于其“有眼光、有气魄,国内大多数本钱都是玩既有圈子,许多真实的创业者骨子里是瞧不上他们的,真实的本钱应该与创业者相同,斗胆试错。”

我想这位创始人所谓“斗胆试错”的意思,当然不是指不管LP的危险去瞎投,而是在当时的商场下,少一点对环境的诉苦,多站在创业者和LP的视点思考问题,要点不在于“为什么不能拟定规矩”,而是“能奉献什么规矩”。我斗胆的推测,LP会不会更想听到有一家组织或一个出资人站出来说,“嘿,我想到了一个新点子,你们要不要听听?”(文/张楠,来历/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