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體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堅定外資看多A股信心-證券日報網)袁元在全球股市的暴跌風潮中,滬深股市顯現出較強的抗跌性。滬深股市之所以能夠在這次全球股市暴跌中較為抗跌,所依仗的就是中國實體經濟數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強大韌性。滬深股市自創立之

(原標題:實體經濟展現強大韌性 堅定外資看多A股信心-證券日報網)

袁元

在全球股市的暴跌風潮中,滬深股市顯現出較強的抗跌性。滬深股市之所以能夠在這次全球股市暴跌中較為抗跌,所依仗的就是中國實體經濟數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強大韌性。

滬深股市自創立之日起,就成為國內頭部企業的聚集地。從大名鼎鼎的三桶油,到科創板、創業板中眾多細分行業的小巨人,滬深股市已經成為國內一流企業的演兵場和試金石。企業實力行不行,上股市“溜溜”就知道了。正是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加持下,國內上市公司發展如魚得水,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這一點,從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企業入榜名單數量中可見一斑。2019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中國企業有129家入榜,名列全球第一。

中國極為龐大的市場為中國企業提供了高速發展的機遇,國內上市公司“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實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蛻變,也吸引了眾多國際資本的眼球。

從去年8月份以來,國際三大指數巨頭進入“中國時間”。各大巨頭要么把A股納入其投資視野,要么提高A股的納入因子。即使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極為嚴重的今年年初,國際資本依然顯現出極為強烈的看多A股的信心。3月16日,富時羅素公司宣布維持A股25%的目標納入因子不變,分兩步完成。

國際指數巨頭如此青睞中國A股市場,一個不可否認的因素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體系已經成為發展主趨勢的今天,國內上市公司在帶動中國經濟發展中呈現出來的強大張力。疫情防護需要口罩,從中石化到比亞迪,一大批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一夜之間紛紛跨界涉足口罩生產;疫情防護需要防護服,紅豆集團等服裝生產類上市公司立刻轉產防護服。這一幕幕真實場景在相對滿足國內抗擊疫情的同時,也增加了國際資本看多A股的理由。

隨著國內上市公司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實體經濟將彰顯出更具挑戰性的韌性,這也會促使更多國際資本加速流入A股,為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發展打下更為堅實基礎。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