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452,600452

恒隆集團?恒隆集團

天馬精化002453?天馬精化002453

作者|薛 強「數字100研讨院」

概要:

?2021年,有超過七成的人會進行投資,這也是8年來投資意願的第二高點。

?在2021年計劃投資的標的中,樓市上升到第二位,占比24.13%。

?2021年的投資意願,保險被推到瞭投資首位,大傢的避險意識占干流。

俗話說,你不睬財,財不睬你。

有瞭錢,老大众會有怎樣的投資偏好呢?為此,數字100市場研讨公司參與的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美好日子大調查(2020-2021)》(以下簡稱大調查)發現瞭不少有意思的答案。

《中國美好日子大調查》由中心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於2006年發起,迄今已經歷15年。調查每年面向全國10萬傢庭,發放10萬張明信片問卷進行入戶調查,覆蓋全國 31個省市自治區、154個城市和近300個縣,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民生感触型調查。

通過2021年的調查,我們能清清楚楚地知道,這一年,中國人究竟過得怎麼樣,投資都有哪些變化,理財收益怎么,下一年會有什麼樣的投資計劃。

國人投資熱情高漲超七成參與投資

2020-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社交活動的減少讓不少人開始關註投資,投資也成為許多人繞不開的話題,投資的熱情持續高漲。

● 國人投資意願處在8年來的第二高位

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僅有不到三成大众選擇不投資。也便是說,有超過七成的人會進行投資。從8年以來的數據來看,投資意願的份额雖然沒有2020年高,但這也是8年來投資意願的第二高點。

● 基金漲勢帶動投資者“小跑入場”

要說2020年最火的投資品種,非基金莫屬。調查數據顯示,大傢對基金的投資熱情高漲,有34.18%的大众把自己的錢交給基金經理打理,比排在第二位的股票高出5%(見圖1)。

與此同時,2020年下半年,基金的大漲效應也帶動瞭投資者“小跑入場”,基金的風頭遠遠蓋過瞭股票。

● 房產投資意願熱度有上升

2020年,有18.94%的人投資瞭樓市,在各投資標的中排第五位。

而在2021年計劃投資的標的中,樓市上升到第二位,占比24.13%(見圖2)。或許疫情帶給瞭人們新的考虑,覺得不動產投資更能帶來安全感。

回看過去5年的數據,人們對於樓市的投資熱度在2019年達到瞭最低點,2020年開始有所上升。

● 三線城市投資樓市熱度高

誰對投資樓市更感興趣呢?調查發現,三線城市大众的熱情更高。

從不同年齡來看,18-25歲人群雖然買房意願並不高,但投資樓市的熱情卻是最高的,占比達26.13%,高出其他年齡段的一切人群。

從區域來看,投資樓市熱度最高的是東北地區,占比26.16%,然後是東部地區,占比24.85%。大調查提示想投資樓市的人們,在“房住不炒”的方针下,投資樓市還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

● 未婚人士投資意願高

大調查發現,2020年,已婚人士投資意願並不高,近三成已婚人士沒有進行投資。不過,在一切投資群體中,已婚人士在保存型理財產品上的投資更高。與之對比,沒有進入婚姻殿堂的人,2020年則更多地進行瞭激進型投資。

别的,通過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者進行畫像能够看到,未婚人士對股票、基金的投資熱情更高,這或许意味著,是否進入“婚姻”狀態是投資參與度的一道分水嶺。

其實,“婚姻”背後反映的是,可支配時間和自由支配收入的多少。與其他理財產品比较,股票需求投資者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基金能夠節省投資者的办理時間和研讨本钱。

與此同時,未婚人士有更多的時間和更高的風險承受才能參與股票、基金投資。不過,股票和基金這類波動較高的投資或许使已婚人士有更多顧慮,未婚人士則在寻求收益率上所受的現實約束較小。

● 2021年投資趨勢:避險意識成干流

再看2021年的投資意願,保險被推到瞭投資首位,大傢的避險意識占干流。同時,排在2021年投資意願前六位的投資品種,選擇它們的投資者的份额差別不大,相鄰項相差最大的不超過2%。看來,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雞蛋要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誰在投資市場“淘金”?

● “95後”投資激進,盈余有限

大調查發現,2020年,18-25歲的年輕人,不投資的份额遠低於其他年齡段,直接拉低瞭不投資人群的總體水平。

那麼,“95後”喜歡投資哪些標的呢?大調查發現,在基金、股票、黃金等貴金屬的投資方面,“95後”的投資份额遠高於其他年齡段。從投資行為來看,沒有日子負擔的“95後”,在整體投資上能够說是敢闖敢拼。

與此同時,2020年,在投資上一往無前的“95後”,在證券市場上的收益情況怎麼樣呢?

大調查發現,在資本市場上闖蕩的“95後”,虧損的份额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繼續投身資本市場的熱情。2021年,“95後”的投資意願仍然強勁,他們特别對激進型投資產品充滿熱情,遠高於其他年齡段。從具體的細分投資產品來看,“95後”在股票、基金和期貨上的投資意願,均高出其他年齡段3個百分點以上。

不過,需求註意的是,投資能够寻求高收益,但也需求規避風險。

● “中國大媽”投資熱情降溫

回顧過去10年以來“大爺大媽”們的投資軌跡,不難看出,2016年是“中國大媽”們投資的巔峰時刻。此後,她們的投資意願逐漸下降。2020年,“中國大媽”們選擇不再投資的份额初次超過“中國大爺”。這也是10年來,在中老年投資圈,“中國大爺”初次成為投資的主力軍。

2020年,“大爺和大媽”們的投資有什麼不同呢?大調查發現,在保險、銀行理財的投資份额上,“大爺”比“大媽”要高出4%以上。顯然,“大媽”們對黃金等貴金屬的投資愈加偏愛,她們在這方面的投資份额要比“大爺”們高出3%以上。

誰是投資大贏傢?

●實戰中成長起來的投資者

對比2015年和2020年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收益,能够看出,投資者在實戰中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投資回報出現瞭不小的改进。盈余者的份额添加瞭5.91%,不賠不賺的份额添加瞭5.21%,虧損者的份额減少瞭11.11%(見圖3)。

●散戶抱團機構,基金受追捧

2020年,投資基金和股票的盈余情況怎么?作為機構投資者,基金的盈余才能遠超直接投資股票的散戶。買基金盈余的投資者比買股票的多瞭4%。

2020年,上證指數上升將近14%,但對於一般散戶來說,別說跑贏大盤,打個平手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就像巴菲特所說的,因為他們不斷地買進、賣出,以及去購買一些自認為必定會大漲的股票。通過多年的不斷探索,散戶意識到,投資基金更简单獲利,投資就應該“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打理”。

别的,在股市上盈余翻番的“頂級玩傢”都是誰呢?調查數據顯示,從地域上看,這些奥秘的“頂級玩傢”在重慶、天津、北京出現的頻率最高。這些“股神”,在整體投資者中占比不過1%。

●女人投資,略勝一籌

大調查發現,從2020年的整體情況來看,有投資行為的女人,在證券市場上的投資回報比男性略勝一籌。她們虧損的份额比男性低,而盈余和不賠不賺的女人占比都略高於男性。

能够說,女人在投資技巧和止損意識上形似更勝一籌。

賺錢的投資者,具有哪些特征?

●特征一:有閑

更進一步剖析,2020年賺錢的人都有什麼特征呢?大調查發現,與經常加班加點的人比较,每天休閑時間大於3小時的人,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總結經驗,他們投資虧損的份额比休閑時間小於3小時的人低瞭近9%,投資盈余的份额上升瞭4%。

從這個视点來說,假如投資者的休閑時間缺乏2小時,還是抓緊補覺吧,別來資本市場“沖浪”瞭。

●特征二:健身+學習

在資本市場上賺錢的人,他們休閑時間一般都會幹什麼呢?大調查發現,他們更註重身體健康,在休閑時間運動健身的份额,比平均水平高瞭4%以上。他們看書學習的份额也比平均水平高瞭2%。學習使人進步,诚心不是雞湯這麼簡單。賺瞭錢,他們也更會享用日子,在美食照料、聚餐夜宵、養生美容的份额也比平均水平高2%以上。

●盈余並不必定美好,但虧損必定不美好

投資賺錢能提高美好感嗎?大調查發現,投資盈余的人,美好感隻比平均水平高瞭1.56%。一旦投資出現虧損,不美好的份额卻比一般人高瞭2%以上。

可見,投資賺錢能不能美好欠好說,但虧損必定會添加煩惱。许多時候,投資市場“玩兒的是心跳”,沒做好準備前,投資者千萬別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