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陳旭

上海迪斯尼概念股?上海迪斯尼概念股

“什麼?你的年終獎是14萬?那我15萬的獎金到手之後,怎麼會還比你更少呢?”

中電遠達?中電遠達

“你的年終獎竟然能拿到31萬!趕緊向單位主動申請減個萬兒八千,包你吃不瞭虧……”

601633股票行情?601633股票行情

臨近歲末,又到瞭各個單位給員工派發年終獎的時候。雖然大傢不時會對媒體曝出的“別人傢的年終獎”無比眼紅,但真实需求操心的,其實是自己的年終獎究竟要繳多少個稅?到手後真实能拿到多少錢?

根據財政部、國傢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正後有關優惠方针銜接問題的告诉》(財稅〔2018〕164號),2021年12月31日之前,居民個人获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既能够選擇與工資薪水合並計稅,也能够選擇單獨計稅。

實際上,全年一次性獎金方针的優勢便是單獨計稅,即不與當年綜合所得合並算稅,而是通過“分拆”收入下降稅率。比方,一位年收入達到30萬元的白領小王,年終獎為5萬元,假设以單獨計稅的方法,小王的年終獎稅率為10%,大大低於按月折算後的綜合稅率(20%)。

這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年終獎究竟選擇用哪一種方法繳稅更合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與您一同來算一算,你自己的年終獎應該怎么繳納個稅。

數據來源:國傢稅務總局

年終獎繳稅方法能够二選一

年終獎繳納個稅有新舊兩種算法:榜首種是單獨計算,不並入全年綜合所得;第二種是依照新個稅規定,將年終獎納入全年所得綜合計稅。

數據來源:國傢稅務總局

先來看看算法一。假设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計算個稅,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對應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能够確定年終獎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以此單獨計算納稅。

也便是這個公式: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舉個比方。假設A先生年薪為5萬元(減除“三險一金”後),沒有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他的年終獎為1萬元,由此年終獎個稅的算法是:10000÷12≈833元,適用現行稅率表中3%的稅率,由此A先生的年終獎應繳稅10000×3%-0=300元。

但假设不必算法一而選用算法二,即年終獎並入當年綜合所得,那麼A先生全年收入為6萬元,依照年綜合所得稅率適用表,他的全年收入達到但未超過6萬元的起征點,因而無需繳納個稅。

假設A先生的年終獎缺乏1萬元,那麼又該怎么計算個稅呢?依照上述算法一的公式,年終獎不超過1萬元,適用稅率均為3%——比方5000元年終獎,單獨計算其個稅為150元;8000元年終獎個稅為240元,以此類推。

全年收入較低者选用綜合計稅更劃算

那麼能不能從上面的比方中得出結論:兩種算法中,算法二更為劃算,能够少繳一些稅呢?答案是否定的。

盡管上述比方顯示年終獎並入當年綜合所得減少瞭300元的稅款,但要註意到,這是剛好跟個稅起征點“踩點”的極其特别的情況。

浙江金瑞稅務師事務所副所長餘海濤介紹,對於未達到或剛剛跨過個稅起征點(5000元/月或60000元/年)的工薪收入群體來說,將年終獎並入當年工資薪水所得,扣除根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專項扣除(五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等後,或许無需繳稅或隻需繳納很少的稅款。這種情況下,假设年終獎采纳單獨計稅方法,反而會產生應納稅款,形成添加少数的稅負。

不過,假设扫除收入剛好在起征點上下這類情況,對於大多數收入高於前面事例的人來說,年終獎假设單獨計稅,則能夠減少納稅人的個稅稅款。

餘海濤解釋說,根據新個稅法,一個納稅年度隻有6萬元免征額,假设年終獎與工資合並計稅,會占用免征額度,不僅擴大瞭計稅基數,還會进步適用稅率。但單獨計稅則能夠防止上述情況。

2019年9月,國傢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葉霖兒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有關問題開展在線訪談時解釋,全年一次性獎金方针的優勢是單獨計稅,不與當期綜合所得合並算稅,從而“分拆”收入下降稅率。但對於全年綜合所得較低的低收入者而言,享用全年一次性獎金方针反而有或许稅負添加。

近年來個稅稅收收入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國傢統計局

發放年終獎要註意哪些“坑”?

由此看來,對於絕大多數每月應納稅所得額便已達到或超過5000元的工薪收入群體而言,年底再獲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那麼選用算法一,即年終獎單獨計算納稅額,是更合理的一種方法。

但值得關註的是,由於年終獎繳納個稅存在“稅率跳檔”的多個臨界點,一旦超過這些臨界點,會形成稅額大大添加的情況,也便是人們一般所說的“年終獎多發一元,到手收入少千元”的現象。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門收拾瞭一個表格,為大傢詳細計算並列明瞭年終獎為1萬~100萬年終獎的稅額。

仔細剖析上面的表格不難發現,當繳稅稅率從10%跳至20%時,15萬元的年終獎比14萬元要多繳納14800元個稅,以至於到手的年終獎數額反而比14萬元年終獎更少的情況。

與此同理,在20%與25%跳檔時,31萬元的年終獎比30萬多繳納16250元個稅,到手金額也比30萬年終獎更少。同樣,類似43萬、67萬、97萬等年終獎的金額,也是企業和個人需求特別關註的年終獎“跳檔”臨界點。

每日經濟新聞